李福王忠二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殿下,朱允熥眉头微皱,面色不悦的说道:“看什么,本王脸上有金子不成!”
王忠急忙赔笑说道:“奴婢这是景仰殿下的气度,这才看得出神了。”
朱允熥依旧冷着脸,训斥道:“你还有脸笑!到现在东宫六局竟然没有占得一席,太不争气了!”
殿下,您之前不是也没争嘛。
有什么样的殿下,才有什么样的奴婢呀……
不过王忠肯定是不敢这样打趣的,尽管知道朱允熥面冷心热,可他依然是王爷,不好乱了尊卑。
李福在一旁面含笑意,主动说道:“王忠虽然不争气,可是有王爷的调教定然能够有所进步,要不然直接沉塘了就是,殿下不必生气。”
王忠急忙认错说道:“奴婢知错了,王爷您就饶了奴婢吧,奴婢再也不敢了!”
又转向李福气呼呼的说道:“这个老家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殿下您说是把他蒸了还是煮了。”
李福故意露出不悦的神色:“殿下,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尊重长者,一肚子坏水,奴婢看他这是没有割干净,还得回去再割一回才好。”
“好了!”朱允熥知道他们这是在逗自己开心,舒缓自己的心情,心里面觉得温暖许多。
可朱允熥也没有点破他们,而是接着说道:“以后在东宫之中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耳目,以前有父亲在,本王不愿意管这些事情,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
轻叹了一声,又说道:“从今以后要把东宫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水泼不进,秘不外泄,如此本王才能睡得安稳一些。”
不要小看宫里的太监宫女,在有明一朝,栽在他们手里的人多了!
嘉靖皇帝够英明的了吧,可是他仍然差点被宫女用绳子勒死。
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都是因为落水而死,这就奇怪了,皇帝身边的内侍是傻子吗?都不知道救人的吗?
如果说这里面没有太监的责任,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找内侍崔文升看病,结果吃了之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竟然泄了三四次十次,导致昏迷不醒。
后来才有了大明朝赫赫有名的红丸案。
瞧瞧,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四分之一都栽在宫女内侍手里,谁还觉得他们这些人无关紧要?
连位高权重的皇帝都栽在他们身上,而且还都是有据可考的。
那皇子皇孙呢?
没有被历史记载的又有多少?
况且朱允熥也不是为了仅仅保命而已,自己既然要争夺皇位,那么就肯定要有所筹谋计划。
如果东宫处处是筛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被人知晓了,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周易·系辞下》中说道:“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这句话的意思可翻译为:孔子说:“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
君主不能保守秘密就会害了臣子,臣子不能保密就会丧命,很小的事情不能保密就会影响成功。”
所以东宫必须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说说吧,东宫六局,你们有何谋划。”
东宫六局指的是典玺局(掌玺宝翰墨之事)
典药局(掌监同御医修合药饵,如法煎调供进)
典膳局(掌监造膳食供进)
典服局(掌冕笏冠帽、衮袍常服、佩带靴履等)
典兵局(掌甲胄戈矛、弓矢刀剑等)
典乘局(掌车马出行)
这六局分别设有正五品的局郎一名,还有从五品的局丞一名。
李福说道:“殿下请放心,奴婢在典膳局是是从五品的局丞。”
撇了旁边的王忠一眼,意有所指的说道:“老家伙没什么本事,就是资历长些,只要殿下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拿下典膳局。”
朱允点了点头,右转看着王忠。
此时的王忠一脸窘迫,脸上都被憋红了,吞吞吐吐的说道:“奴婢隶属于典兵局……七品……,奴婢给殿下丢人了!”
话还未落音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只觉得脸皮发烫,愧对王爷的重用。
李福在旁边补刀说道:“这还是沾了殿下的光。”
王忠跪在地上瞪了他一眼,这个老家伙太可恶了!落井下石!
李福将头转向别处,只当没有看见。
朱允熥摆摆手说道:“起来吧,不过费一些功夫就是了,你们两个谋划一下,典兵局涉及到东宫安危,绝对要拿到手。”
“是!奴婢遵命!”二人齐声答道。
李福说道:“典兵局原本的局郎是张平……现在的局丞为人老实,没有威胁。”
朱允又吩咐说道:“另外四局呢,你们准备怎么办?”
李福到底是宫中的老人,懂得东宫里面的事情多一些,开口说道:“启禀殿下,典乘局主管车马,
其实在东宫里面有典兵局在,根本就用不着他们负责出行,他们只不过是照料马匹,修缮车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