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也是可以加上去的,毕竟他在历史上也是真的就只败给项羽,而对于其他人的胜率还是很是漂亮的。
更遑论在现在这个时期,匈奴也是真的还未曾真正发育起来。
的确,头曼是建立起了匈奴政权,成了这开创者的第一人,而他身为第一代的匈奴单于,自身肯定也是有实力,有本事,不然也压不住那些一个更比一个凶残的匈奴。
只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新生事物,在诞生之初都不可能是瞬间强盛完备,那些原本是一盘散沙的匈奴,如今在本质上依然还是一盘散沙,并不曾真正的适应被一个人管辖统筹,指哪打哪,只要随随便便寻找到一个契机,就能够再一次的让这盘刚刚聚集起来的散沙,重新的散回去。
何况,可不要忘记他遇到的想要将其打败的对手是谁。那可是秦始皇,华夏历史文明上的千古一帝。
即便是在历史上,那个没有任何超常手段存在的历史上,头曼在嬴政面前也依然还是一个弟弟,即便他创立出了匈奴政权,可是他永远都无法越过蒙恬与蒙恬手上的大军,只能够带领着他手下的那些个匈奴迁徙后退。
而将匈奴势力给真正发展起来的,那已经是嬴政死后,第二任单于冒顿上位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在这个世界,冒顿再也不会有那个将匈奴发展至鼎盛的机会。因为嬴政会直接将头曼给按死。
-
在匈奴妄图又侵中原一事的消息传回,嬴政派出大军去处理之后,咸阳这边已经没有再度的进行多加关注这一事情的后续。
……反正最终的结果不过只有一点而已,没有多费心关注的必要。
不过虽然说是全国上下都并不关注与匈奴开战之事,但无论是大秦的哪个郡县,这段期间大家过得都是很是神经紧绷。
原因无他,只因在秦国的大军真正的与匈奴开始开战的那一天的时候,咸阳宫中恰好的也是宣布出来一条消息——陛下要开科举,大举选官。
这样的一个消息,可是震撼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
科举制这一消息是之前早就有所传出的,但此前虽是传出了科举制这一概念,但是由于这一概念实在是太过新奇,此前从未有前人提过类似的理念——这又和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有所不同,不过虽然其他方面无一不是新奇,但唯一能够确定的一点是,大秦的这一新规则定立之后,科举恐怕是不能够上战场拼命厮杀,拿命换前途的文人们唯一一条往上爬的途径。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认知之下,无数的读书人都绷紧了神经,将自己时刻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等待着咸阳宫那边进一步消息的传出。
而咸阳之中,咸阳宫内,李斯与韩非则是在苦命的进行着习以为常的加班,只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身边还有其他不少的同事大臣同他俩一起加。
——他们这些被汇聚在咸阳宫内的这批大臣,无一不是被嬴政安排的进行着本次科举的出卷题目。
而之所以会把他们都安排在宫中,就是为了防止考题泄露,直到在他们出完这些试题,本次科举考察完毕以前,这些被选来出卷的大臣都不允许被离开咸阳宫,而他们所出的试题也是每人写一份完整的全部的试题,由嬴政进行从中拼凑挑选,最后组成一份完整的试卷,尽可能的杜绝一切可能够发生的科举舞弊的现象。
这样的一个熟门熟路的提议自然也还是李曦这个当初把科举制这一制度给提出来的“罪魁祸首”给弄出来的。
不过李曦在提出来的时候也是真的没想过,又一次的把自家亲哥给“坑害”了——大秦文武百官那么多人,鬼知道她哥每一次有什么事情都不会被落下啊。
而就在李斯的不间断加班之中,科举如约举行。
就在科举考试当天,按照着时间来算,应当是考生们正在被检查是否携带了多余的不该带的禁制品的时候,前方传来李牧的大捷报。
继在秦国沉寂的几年以后,再一次复出,李牧仍然是大败匈奴,再一次的扬名天下,让天下间莫不是想起昔年赵国文君,李牧大破匈奴十万铁骑的风采。
而就在邯郸郡那边的边境李牧传回捷报的不久以后,分别在原本的秦、燕两国边境之处的王翦与蒙恬同样也是好消息传回。
彼时刚好是科举考试将出成绩之际,参加本次科举的考生们的卷子正在由嬴政进行最后的审看,确定下来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的名单,要说起来的话,其实这也算是一个双喜临门之日。
一喜为前方战线重大捷报传回,二喜为嬴政新得一批有才之士的打工人。
在嬴政确定好前三名以后,将卷子上糊着考生名字的弥封拆下的时候,李曦有抬眸悄悄的看上了那么一眼,然后就发现,“这第一名,倒也算是个熟人啊。”
看着李曦摸着下巴,轻声感叹着,嬴政不禁侧眸,有些忍不住道:“你怎么谁都认识?”
李曦茫然的眨眨眼,甜言蜜语道:“谁都认识,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