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科幻灵异>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1 / 2)

“那不还能余五十石粮食呢吗?”

“皇祖母为何会觉得朕办不到?”

这下子建元帝顿时精神了许多,本来他还以为最终计算结果会是入不敷出呢,可还剩五十石粮食,明显足以再支撑半年,怎么就好像要民不聊生似的。

“陛下,这是最佳结果,是最好情况,现实中不可能一切都这么完美。”

“田地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节,才能达到亩产三石,一旦雨水多了点,或者雨水少了点,亩产减半是很正常的。

还有也不是所有五口之家。

都能有百亩田地。

就拿离长安不远处的李庄举例,他们那土地最多的一户人家有一百三十七亩,一家九口,土地最少的一户则只有八亩,孤儿寡母,平均下来人均土地不到十二亩,而这已经算不错的庄子了。

他们的日常收成,可想而知!”

大司农一时间颇为悲哀,他也真心觉得,太皇太后说的没错,当今陛下确实不知民间疾苦,或者说没人跟他说。

他自己也见不到。

“哈哈哈,可笑可笑,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投靠太皇太后的,竟然编出这么拙劣的谎言阻止朕,如果一切真的如你所说,那天下绝大多数的百姓岂不都是入不敷出,早就该饿殍遍野了,即便朕不多收算赋,他们也根本活不下去。”

在建元帝看来,如果五口之家有一百亩地,每年只有五十石余粮的话,那平均下来每人只有十二亩地的地方,百姓早就入不敷出,饿死大片了,怎么可能还算是不错的庄子,这分明是胡说。

甚至都没提前打草稿。

还留下了这么大的漏洞。

所以他是理所当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的诡计,甚至于这个大司农也早就已经不再效忠于他,而是暗地里投靠了太皇太后,故而才会如此胡说。

此时大司农却只能苦笑摇头:

“不是臣投靠了太皇太后,是陛下您不知民情,臣先前说一家五口消耗百石粮食,指的是在吃粟米的情况下,但实际上,大部分百姓是舍不得每顿都吃粟米的,他们会掺杂很多野菜野果,以及其他所有一切能进嘴和消化的东西。

甚至连麦饭都不可能经常食用。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如果放开了吃,确实会入不敷出,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法多攒下些粟米,好多换些钱,因此并不是臣胡说,只是百姓通过省吃俭用,过远不如我刚刚所说的那种日子,这才能勉为其难的生存下去。

可即便如此,一旦遇到天灾。

依旧会不得已卖儿卖女,卖田!

您每个成年人多收九十文,便相当于他们每人要再多省下三石粮食,这还是收购粮食的粮商,有良心的情况下。

如果收购粮食的粮商没良心。

多省出六七石都很正常。

普通百姓除了卖粮食之外,几乎没有获得钱币的渠道,同时他们也很难将粮食运到收购价格更高的地方,甚至于臣还可以更不怕得罪人的说,很多区域的粮食收购已经被豪商或者列侯垄断。

那一片区域只有他们的人能收。

不卖给他们就卖不出去。

粮食收购价也是他们来定。

所以对于很多百姓而言,您多收一文钱,他们实际需要付出的并不只价值一文钱的粮食,而是要付出两倍以上。

如果您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派信得过的人,真正信得过,不会替列侯说话的人,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解情况。”

说完,大司农便又拜了一下。

反正人已经得罪了,还不如索性说的更清楚点,说不定还能以直谏留名。

而建元帝此时只有沉默,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不相信吗,但听起来还挺合理的,他相信有些列侯和豪商干的出来这种事,但要说相信,岂不就代表他错了,所以他此时只能沉默着。

“陛下,如今机会难得,若是就此放弃攻打匈奴,岂不可惜,不若再苦苦百姓,想来只要没有天灾,百姓肯定是能理解陛下,也是能够撑过去的,当年高祖皇帝在位时,不也没出什么事吗?

大不了等剿灭匈奴之后。

陛下再广施仁德,削减算赋。”

作为建元帝亲信的少府府令,当即便急皇帝所急的,赶忙开口劝说道,既给了建元帝梯子,也给了加税的理由。

苦一苦百姓又不是什么大事。

高祖年间的百姓受得了。

现在的百姓就受不了了?

建元帝肯定更加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所以他当即便满意的看向少府府令,并点了点头:“还是你懂事!”

“大司农,你先退下吧,你们几个回去想想,想好该如何劝说太皇太后。

明天随朕再去拜见太皇太后。”

对于建元帝而言,舅舅之类的亲戚都能随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