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亭,榆兰县县令欧阳易与当代韩家家主韩劲松早已迎候在路畔。韩劲松是韩太保的曾孙,已经年近五旬,是个秀才,作为韩文正公的后人,见惯大场面,拜见洛怀王、江安义以及洪刺史等人时举止从容,言语得体,毫无拘谨之意。
韩家庄在榆兰县的东南,从襄宁府前去韩家庄无需经过榆兰县,韩劲松在前面引着众人下了官道,沿着乡间小路继续前行,道路两旁的稻田有如巨大的绿毯铺展在众人面前,美不胜收。
石重仁在马车中坐得久了,看到眼前美景钻出车来换乘了马,江安义也乘了马护卫在他身边。韩劲松在石重仁用手划了个圈,道:“王爷,这些稻田就是昭帝爷赐给曾祖的赐田。”
三百顷稻田,一眼望不到边,有农人在田间劳作,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蕴含着丰收的喜悦。江安义笑道:“文正公遗泽子孙,这些田都是上好的田地,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
江安义奉旨前来清理官田的消息韩劲松已经知晓,韩家的赐田也是清查的范围。韩劲松介绍道:“曾祖留下的三百顷赐田在离世前已有安排,一百顷作为韩氏义田,供祭祀祖先、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一百顷作为学田,开办私塾,资助族中子弟读书、赴考的费用;五十顷作为公田,用于宗族花费、解决争讼等族中杂事;剩下的五十顷方为子孙承继。”
“文正公高风亮节,出为名相,处为名贤,实为后人楷模,一世之师。”石重仁肃然起敬道。
从乡间小道行出五里,前面出现大片的桑林,穿过桑林看见村落,房屋井然整齐,村前入口处高耸着三座功德牌坊。众人在牌坊前下马下车,步行从牌坊下穿过以示尊重。头一道是的“太保坊”,第二道是“丞相坊”,第三道是“学士坊”,三道牌坊皆是五间六柱,雕刻精细、流檐翘角,镂雕的鸟兽花鸟栩栩如生。江安义得过状元坊,但看到韩太保的三座牌坊还是十分羡慕,将来平山镇也能树起这样三道牌坊才算是达到人生巅峰。
石重仁在一旁轻笑道:“江大人,见贤思齐,小王可是看好你喔。”
每年前来祭拜的人很多,有分枝在外的族人,官场上的、士林中的晚辈,也有当年受过韩太保恩泽的后人,对于祭拜之事,韩家人熟得不能再熟,韩劲松引着洛怀王等人来到祠堂,早有人将香烛等物准备妥当。焚香跪拜,挂在墙上的韩太保身着紫色官服,表情肃穆地看着下方众人,香烟缭绕中仿如活了过来,享受人间的烟火。
起身时江安义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胸前的护法牌,听洪信大师说当年韩太保也有过一块这样的护法牌,牌面上“众善奉行、护国佑民”八个字,韩太保身体力行,受万人景仰,成一代之师。韩太保做过的事自己也能做到,终有一天我也能像韩太保这样享受后人的祭拜,名垂青史不朽。
祭拜完毕,韩劲松引着众人到家宅饮茶。韩伯雄为官清廉,一身正气,致仕时昭帝封爵榆兰伯,赐田三百顷,并在韩家村为其兴建榆兰伯府,也就是现在韩宅。当年的爵位三次降等后已经没有了,石方真有一次问及韩太保的后人,得知韩劲松仅是个秀才,加恩封了韩劲松宣义郎(从七品下)的虚衔,以示对韩家的褒奖,韩家虽然没落,但在姜州仍然算得上了不起的
名门望族。
使女奉茶,茶香四溢,茶色淡红,正是姜州霞岭的红云香。那使女奉完茶后没有退下,而是站在柱旁好奇地打量着客人,韩劲松心中好生不悦,这个使女是几天前卖身到韩家的,管家见她做事勤快麻利,让她在厨房帮忙。奉茶的职司向来有专人-小翠,怎么换成这个不懂规矩的人。
当着客人的面不好发作,韩劲松打定主意等送走洛怀王后将人撵走,傻愣愣地站在大厅上丢自家的脸。韩劲松干笑一声道:“韩家在霞岭有一片小小的茶庄,这茶叶是位老师傅所制,比起市面上的红云香味道略有不同,王爷、江大人、洪大人、诸位大人,请尝尝。若是喜欢,王爷和诸位大人不妨带些回去细品。”
江安义喜茶,与茶有缘,安龙茶、茉莉花茶、青雾茶都在他生命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端起茶饮了一口,温润的茶水顺喉而下,江安义感觉一股暖流沿着经脉侵去,所过之处经脉仿如变得千疮百孔,充盈的真气迅速地消散。
“不好”,茶中有毒。江安义猛然忆起欣菲跟自己讲过,江湖上有几种散功药,吃下去真气焕散,四肢无力,就跟自己此时的感觉相同。念起时丹田强提起真气,明玉真气筑起堤坝,阻挡那种暖流散开,元玄真气化身炙龙,要将那股暖流烤干。
众人纷纷举杯饮茶,并没有留意江安义举着茶盅的手一僵,整个身子凝滞不动。那使女站在江安义的侧对面,留神着江安义的一举一动,见江安义喝下一口茶后身子发僵,知道加在茶水中的融气散发挥了作用,手中托盘随手甩出,身形紧跟着纵起,朝着江安义扑去。
托盘飞旋,尖角向着江安义的太阳穴撞去。江安义眼睁睁地看着托盘飞来,体内真气却正与融气散相抗,如果运气相抗或闪身躲避恐怕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