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影片的口碑出炉可能会是最快,最有权威性的。然而对于电影节的观众来说,只要不是口碑崩盘,那些赛前就大热的电影他们也一定会去看的。
柏林电影节是提前三天买票,也就是说比如15号上映的电影,你12号就可以买了。因此即使是有影响,那也是好几天之后了。
只是目前看来,根本没影响。
原因没别的,争议片啊!
路泽这部电影究竟是平衡到平庸之作,还是有所亮点,亦或是给人新的思考,都要亲自看了才算数。
所以无论记者还是影迷,越是有这种争议越是开心,越是有的写来吸引关注,呈现自己的鉴赏水平。像之前那种大家都说好,风向一边倒的电影,反倒没有什么意思。
都有点那么大评论家的意思。
所以在berlinale past的门口,依旧是很多人举着简易自制的牌子高价求票,现场气氛甚至比往年的大热片都更火热。
还记得《心迷宫》初到柏林的时候么?
柏林电影节卖票是少数,有很多场次也都是不标座位的free seat(免费座位),曾经《心迷宫》也是这样的,如今《我不是药神》虽然收费,也依旧热度不减。
因为即使对于普通影迷来说,最贵也就15欧一张的票价,换来的是一天甚至好几天的谈资,更不可能退票了。
...
对待争议,其实路泽还挺开心的。
这是他作为幕后导演的一个发挥,所以很愿意让大家提意见。如果是他写了他导演,许多声音反倒不真实了。
好事情,他现在感觉什么知识都可以吸收,反正才完成导演专业的研一上学期的课程学习,他需要很多声音来把书本上的东西转换为实际。
因此电影节开始,这部电影的争议声音都没有停下来过。此后的几天里,影迷们都参与了进来。吵来吵去,你知道有一种影迷叫“路吹”,其实路泽都没怎么觉得自己还有这种影迷,并且在欧洲还这么多。
就是路泽不管拍什么片子,他们都吹。
以前是大家吹所以看不出来,现在在这个争议的时候,一下子这群人就凸显出来了。这些影迷把整部电影的实验性的地方一一解剖,然后这也正是争议的地方,给路泽带回了不少节奏。
毕竟对于那帮文艺的家伙来讲,路泽就是在一些情节收了大家都看出了,这部电影主导是路泽,只是不说然后其实在路泽好感度很高的欧洲这群人也没有狠批他。
路泽毕竟过往的战绩也很优秀。
所以最终怪到华国的电影体质上来讲,说的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路泽这么多年才不拍华语片,就是限制太多了。稍微触及一下边缘这个边缘可能都不是真的边缘华国那边就不行了。
呃,路泽不得不出来澄清。
虽然华国电影有很多扯淡的地方,比如电影不分级所以什么鬼片都不能引进这种就很坑爹:胆子不大的路泽反倒喜欢看鬼片。但这次真的不是那边的锅,主要还是路泽自己想这么拍,这么剪的。
...
2月21日。
几天时间转瞬即过,大家吵来吵去热度也终于稍稍下降一些,一些共识也算吵出来了。
比如首先这部电影有一些实验性部分,值得鼓励;也有创新的部分,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这种问题;但太理性地看待,没有深挖,又缺乏了一些艺术加工。
电影毕竟还是电影,不然你这拍的不如叫纪录片。
但其他的就难了,达不成共识的。
依旧是很有讨论度的,这边记者多数采访不到路泽本人,那就轮番轰炸《我不是药神》剧组的导演,编剧,演员之类,甚至最后把《大象席地而坐》的剧组成员也拉了过来采访。
好在都不是憨批,也没说什么,都比较支持。至于路泽本人肯定不会是像媒体说的那么闲的,他很多社交活动在走。毕竟在国外活动这两年没那么多,每年的电影节都是疏导人脉的好时候。
但这时候,还是要抽出时间去支持一下国内的事情第二届亚洲璀璨之星的举办时间到了。
到这的人都知道柏林的赞助商中有一个通灵珠宝(tesiro),这是一个内地的公司,然后之前我们说过柏林电影节也要自己创收的。所以通灵去年跟他们合作办了首届“亚洲璀璨之星”,算的上是一个b2b。换言之,就是一门不错的生意,给国内电影镀镀金之类的。
路泽当时接到这个事,是因为虽然不是官方主办的单元,但在欧洲电影市场和柏林电影节的支持下办的,同时还有北影帮忙背书路泽这个北影在读生怎么也有联系上,之前还邀请他去做评委呢。
那还是算了,路泽就单纯支持下行了。
镀金,那还不得有真金才能镀么?冯小刚和路泽就是真金。
他以前总觉得这种活动就是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