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很考验青工们的意志。果然,一个星期后,参与抗洪救灾的新工们,前几天肩挑一担的变成了两人抬一箢;专揀大石块搬的壮小伙,现在绕过大石块挑些中小石块搬运。争时间抢速度的火热救灾劳动场面,变成了精疲力尽的磨洋工。
倒是青年M必竟经历过三线建设的考验,仍然专揀别人舍弃的大石块搬,别人在田间拖步慢移,他仍然来回迅疾。
并且,当大家还在清晨倦意的梦乡之中,青年M已从百米之外的河中挑回了两大缸清水为大家提供洗漱,至救灾结束,大家还以为早晨的洗漱水是当地生产队的安排。
抗洪抢险任务完成后不久,青工学习班三个月期滿,青年M被分配在铸造车间钢炉班当炉前工。
而李敏与盛骥明同分在铆焊车间分别学铆工和钳工。美女杨丽在厂医院当化验员,黄洋分在一加工车间当车工,许晓洋则分在机修车间当钳工。
从青工学习班分到车间的青年M,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青年M变身成为了青工M。
下车间不久,青工M与许晓洋、黄洋、李敏、相约去叶县街上玩,许晓洋还带了一架海欧120的相机机。一路上几人谈论到工种的优劣,大家认为从学技术的角度,他们几个钳工、车工、铆工学徒三年,都要好于M哥学徒二年的炉前工。而钳工中许晓洋的机修钳工又要好于盛骥明的铆焊钳工,因维修钳工比装配钳工接触机床设备更多、技术含量更高。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家又认为M哥的工种是最好的了:炉前工介于学徒一年的普工与学徒三年的技术工之间,但又算技术工种,并且福利待遇好。特别是炉前工着那套工装一一头上带顶有鸭舌和披肩及墨绿护目镜的帆布帽、身穿加厚帆布衣裤、脚蹬麂皮靴,背靠钢花四溅的钢炉拍个照,M哥比他们哪个都威武。
“穿着工装的青工M比他们几个都威武”。话是这么说,可青工M心中清楚,在机械厂当个纯粹的技术工人肯定比自己干的炉前工好几倍。但是,进湘化机都没让自己选择,进厂后的工种还能让自己选择吗?
想到这,青工M问他们几个人的师付是否南化机人?他们都说:是。青工M苦笑一下说:我们钢炉班有8个师付,其中5个是南化机老师付。新进钢炉班的6个青工中只有我是长沙人,5个南化机老师付挑徒弟时却都不选我,最后班长把我派给了一位刚从南化机培训回的叶县青年师付当徒弟。你们说,我郁不郁闷?
许晓洋听后忙说:南化机师付都说长岛伢子调皮、一般都不愿意带,我是我爸出面,车间一个技术最好的南化机师付才收了我……
边走边聊不觉已进县城南街街口。叶县县城不大,一纵一横兩条街都不长,街道是石灰沙浆伴炉渣路面,两边还都是老屋旧房。县体育场、文化馆、医院及各种饮食百货商店都集中在南街,南街也是县城最繁华之处了。
县城街道虽不悦目,但南街边上的叶江河却备受湖机的一众青工喜欢。在青工M看来,它虽没有怀化市大山深处穿出的湍急河流那种神秘和奇秀,但它在小山与田野中宛延流淌的那种静谧和清新,却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特别是叶江河上那座古老石桥、和南岸桥头郁郁葱葱的灵龟峰及峰上高耸的灵龟塔,无论在南天白云下,还是在斜风细雨中,都能让人产生很多遐想。
几人在街上实在没什么看没什么玩的,便在饮食店吃碗肉絲面后,来到静静的古老石桥下,在清澈见底的河边合了几张影。
看着眼前的叶江河微波荡漾、还时不时涌起几朵小小水花流向远方,青工M脑中顿时恍现出家乡的浏阳河……是的,应该寄张相片回家了,要告诉父母和哥哥姐姐:老三已是光荣而骄傲的工人阶级了,老三一定会在偏远的叶县发奋工作!
这时,青工M已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自叶县湖东机械厂开始,将展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