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乔琰获取消息的速度,还能稍微提早少许时间做出判断,袁绍却是猝不及防地收到了这两条消息。
不,应该说是四条消息。
两条战报,加上两张请封州牧的奏表。
袁绍差点没给气笑了。
这两封奏表顶多就是还记得,因为刘辩处在冀州,靠的是他这位统领青、冀二州的青州牧庇护,才坐在这个皇位上的,所以除了直接呈递给天子的奏书外,他们都还额外给袁绍送了一封知会商谈的书信。
曹操甚至还派出了手下的陈宫,来试图说服他同意这个决定。
可这好像并不能让袁绍觉得有多安慰。
尤其是,袁术这算是个怎么回事?
“他先前领着车骑将军位置出征扬州的时候我就劝说过他,那庐江太守并未彻底对外公开立场,他上去就是发兵征讨,十足的悍匪做派,除了给人落下话柄,何来半点好处?”
袁绍实在很难不对袁术此时的处境冷嘲热讽,他又道:“他若是能打赢也就算了,可他被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打得抱头鼠窜,九江郡在他的掌控之下多久了?居然还会闻陆康周瑜进军,开城而投。”
这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袁绍确实也一度让邺城周边的粮价失控,但在他陆续起用河北士族,又借助着沮授田丰审配许攸等人的谋划先平匪寇、后定民生后,青冀二州的情况在今年开春已经彻底稳定了下来。
唯独失败的也只是在围剿那贼人管亥的时候,竟然让其将郑玄给劫持走了。
可一想到此举大概率出自乔琰的授意,他骂都懒得骂了。
总之在大范围的对比下,袁绍的境况要比袁术不知顺利多少。
更不用说,他的手里还有一个天子。
因为这种舆论地位,起码也不会出现袁术这种落荒而逃之事。
但袁绍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比不过袁术的——
他的脸皮就没有对方厚啊!
在这种从扬州九江败退于汝南的情况下,还能朝着邺城求索豫州牧的位置,袁术也算是个人才了!
“他想得还挺美的,若是如此他便可以说自己是为了上任豫州牧这个位置才撤出扬州,起码在脸面上好看些,而不是被几个后生晚辈追得夺路而逃。”
这是那路中悍匪袁长水干得出来的事情。
袁绍望着眼前的这封奏表,无端想到了乔琰在当年所写的那封州牧封建论。
其中有一句叫做“分则无君君之心”。
他袁绍拥立着天子坐于北方,在手握两州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生出什么别样的心思不好说。那乔琰将并州凉州掌控在手,起码也还打着一个救援天子的旗号,有没有其他想法也不好说。
可袁术此举,却是彻头彻尾地没将邺城天子看作是需要敬畏的存在。
在袁术的认知中,刘辩能够登临天子之位,还是因为他在关键的时候发起了这样的号召,与刘辩本人的能力、与聚拢在邺城的这些朝臣的努力、与袁绍的平乱剿匪行为都没什么关系。
只有他是首功。
那么他想要车骑将军也好,想要豫州牧也罢,都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这个位置不能给他!”听到袁绍在将自己找来,将信中的情况说出后,许攸当即回道。
有些话,沮授审配这些后投于袁绍的人不能随便说,尤其是涉及到汝南袁氏内部矛盾的事情。
许攸却可以。
他与袁绍这么多年的交情,也知道更多的内幕。
不过在解释理由的时候,他不会从袁氏兄弟此消彼长之类的话上说,而是说道:“若这个豫州牧的位置擅自给出,北面如何姑且不论,南面势必觉得,邺城天子的声威也不过如此,竟可任由袁公路这一区区败将予取予夺。”
许攸语气严肃地说道:“明公乃是奉天子以讨不臣,若天子颜面有损,还谈何征讨之事?”
他这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其实也就是荀攸对乔琰解释的那个理由。
袁绍这个时候不适合跟袁术玩到一起去,进而影响到他手中“大义”的含金量。
这个问题哪怕是再去问询沮授审配等人,得到的也会是一样的结果。
袁绍也实在不必担心这份拒绝会遭到袁术的发难。
袁术不敌孙策,也不敌陶谦,在北面也打不过在兖州崛起的曹操。
他能在刚领兵败退的情况下掀起什么风浪?
至多也只是停留在汝南的地界上骂骂人罢了。
许攸继续说道:“明公要想拒绝袁公路的敕封请托也容易,只说汝南为袁氏根基所在,按照三互法的原则,不能担任豫州牧就是了。”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还能趁机限制一个人的进军。”
袁绍说道:“你是说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