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相,终于研究出来了。”王晋一月前一共交给了范蠡三件事。
雪花盐,柯桥铁矿,造纸术。
前两个都已经初见成效。造纸术却一直卡着没有进展,今日范蠡来报喜,那肯定是造纸术有了突破。
“是的大王,我按照您说的办法加入了生石灰,纸张就开始变的洁白,用毛笔可以正常写出来字。”
他递给王晋一摞新出的纸张。
王晋接过来在手中搓了搓,和后世的纸张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这纸张造价几何?”王晋问道,要想靠这东西赚钱,得先知道它的成本。
“回禀大王,造纸所需的最重要原料就是木材,我听了您的建议,选择了竹子做材料。越国的竹子山上遍地都是,成本很低。”
“而所需的另一个重要原料生石灰,越国境内也很充裕,剩下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
“微臣算了一下,以目前的产量,一张一平尺的纸,成本大概是一文钱左右,后续随着产量增加,一张纸的成本可以降到半文左右。”
范蠡精通算术,从造纸的原材料到人工,他都熟记于心。
王晋点点头,一张纸一文钱的成本,确实不算高。
“范相,现在寡人用的竹简现在是多少文?”要想给纸张定好价,得先知道现在流通的竹简的价格。
“大王,竹简的价格也跟用的材料的有关,材质好的竹简一卷可以卖到30文,材质一般的大概在10文左右。”
范蠡很想夸他的大王是天才,纸张这样跨时代的东西都能想出来。有了这些纸张,无论是政治用途还是经济用途都是十分巨大。
“那范相觉得多久这些纸张可以完全的替代竹简?”商业上的事情,是范蠡的强项,王晋也就出出主意。
“如果让微臣来运作,最多一个月的时间,纸张就能铺货所有诸侯国,但是要完全替代竹简,微臣觉得至少也得三五年时间。”
一个新兴事物的兴起,民众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竹简毕竟已经用了几百年,一时间完全被纸张替代不现实。
“纸张该定价几何?”纸张刚出来,定价定的太高,肯定没多少人使用,定价定的低了,利润又太低。
范蠡想了一下道:“大王,微臣觉得纸张和雪花盐不一样,价格可以适当定的高一点。”
“雪花盐之所以定价定的和齐国的海盐一样价格,是因为盐是民众的必需品,价格如果定的太高无法形成竞争力。”
“但纸张不一样,能用的起竹简的人家庭条件一般都不会太差,现在一卷竹简的价格是20文左右,一卷竹简能写600多个字左右,而咱们纸张一平尺足以写下几千字!”
“而且纸张的轻便性远远要高于竹简的笨重,所以微臣觉得,纸张的定价最好是10文一张,价格和最便宜的竹简相当。”
1文的成本卖10文,简直就是暴利中的暴利,跟雪花盐的利润有一拼。
“10文是不是太高了越相?”一张纸卖10文,这要在后世能被骂死。王晋感觉卖个5文钱就差不多了。
范蠡摇了摇头:“大王,微臣和货值打交道这么多年,您将纸张定价低于十文的销量和定价十文的销量,绝对不会差太多。”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价格定的高一点,这样越国的利润就有了很大的保证。”
在范蠡看来,能用的起竹简的基本都是家庭富裕之辈,几文钱对他们来说就是毛毛雨。
一般的穷人家庭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去买竹简。
再说一张纸写的字要比一卷竹简多得多,只要写字的不是眼瞎,就知道怎么选择。
“那行,就按照越相的意思操作就行。”范蠡能力强,王晋就把这些事都交给他来做。
“诺,大王。”范蠡眉头微皱,他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他现在既要负责朝政,又要去管理海岛的练兵,海盐,铁矿,现在又多了一个纸张。
他既对君王的信任感到感动,又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大王帐下的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他一个人现在要顶十个人来用。
王晋看着范蠡皱着眉头,关心道:“范相,你是哪里不舒服?”
范蠡叹了一口气:“大王,微臣只是感慨,您手下可用的人才太少了。”
“现在越国地域小,微臣现在还能顶得,等以后越国的摊子越来越大,微臣就是分成十份也忙不过来。”
范蠡的话让王晋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他从穿越以来,大事小事基本上都让范蠡去操作,他自己就定个大致方向。
范蠡年龄也不小了,王晋感觉自己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到他身上有些不合适。
“越国百废待兴,寡人手底下现在确实是没有可用之人,越相那里要是有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