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元吉提笔准备给苏定方回复的时候,褚遂良草拟的申饬文书写好了,并且呈到了案几前,谦卑的低着头道:“请殿下审阅……” 不合适的话我可以再改 这是褚遂良的言外之意。 不过,李元吉翻看过了以后,发现褚遂良写的申饬文书犀利而不伤人,恰到好处,没有什么再改的地方,也不需要重写,当即提笔在文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并且夸赞了褚遂良一句,“文笔不错,下次还有类似的文书,也让你草拟。” 褚遂良流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谢道:“多谢殿下赞赏。” 李元吉知道他为什么会流露出这种神情。 因为在这种事情上被夸赞,并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被申饬的人被刺激到了,动了怒,那就很有可能会报复他。 至于说是向雍王府呲牙,他们不敢。 李元吉笑着继续夸赞道:“再接再厉!” 说完这话,李元吉就提起笔开始给苏定方写回复了,至于屈突通在拿到了申饬文书以后,会不会报复褚遂良,他一点儿也不担心。 屈突通即便是会报复,拿褚遂良撒气,也不会太过分。 因为,打狗也得看主人嘛。 屈突通如果太过分的话,那不是打他的脸嘛,到时候他就可以直接下场教训屈突通了。 不过,他相信屈突通是一个有肚量,有分寸的人,即便是动了怒,也不会拿褚遂良这种小人物撒气。 那样会显得很没肚量,很没涵养,而这样的人在朝堂上混不长。 当然了,褚遂良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人家虽说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人家有一个在朝野内外颇具名望的父亲,而他的父亲又有一帮子学识渊博,并且在朝中分别担当着重任的故交。 屈突通如今已经日薄西山了,为了下一辈考虑,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招惹褚遂良这个注定会前途无量的家伙。 有人或许会问,屈突通是如何看出褚遂良前途无量的? 然而,这个问题还需要去看吗?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是定数,也是一定的规律。 而大治最需要的就是文臣。 褚遂良自己学识渊博不说,他父亲也是学识渊博,故交遍天下的人。 只要他不行差就错,凭借着他自己的学识,以及他父亲的关系,他平步青云那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只需要稍微想想就知道了,还需要仔细去看? ‘赞成梁洛仁率部归降之举,破城之日,梁国之财货,三倍于众将士。’ 李元吉在苏定方的文书上写下了如此回复以后,放在一旁等待晾干。 既然是财货惹的祸,那多给将士们发一些赏赐就是了。 比往常多三倍的赏赐,相信能弥补将士们心灵上的创伤。 至于说让将士们直接攻城,那完全没必要。 梁洛仁既然能提出率领朔方城上下直接归降,那说明朔方城内的一切已经在梁洛仁的掌控之中了。 大唐如果兵不血刃的拿下朔方城的话,那么可以得到一座完整的,并且一切都健全的城池。 大唐不需要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重建,可以直接坐享城池带来的收益。 相比起来,让将士们直接攻城的话,大唐能得到的就只有一个残破的城池,即便是苏定方在大战的过程中极力的约束,将士们在破城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屠戮、劫掠。 到时候,大唐就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安抚民心,恢复朔方城的生机。 如果大唐的战略止步于此的话,那么无论如何都行。 可大唐随后还要跟苏尼失部对垒,那么朔方城的作用就至关重要。 有这么一座扎根在长城外的城池在,大唐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合格的驻地,以及堡垒。 大唐的辎重不用再千里迢迢的从长城内运到长城外,在从长城外运送到各军,更不用担心这些辎重在运送的过程中被劫掠。 大唐可以将所有的辎重全部运到朔方城,让各军直接从朔方城去领取辎重。 军中的将士们也不用再担心辎重的问题。 只要朔方城囤积的辎重够多,他们可以放心的战到天荒地老。 所以,朔方城对如今的大唐而言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能完整的收复的话,自然要完整的收复。 “派人给苏定方送去吧。” 在苏定方文书上的批复晾干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