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明的投降并不出黄维扬的所料,毕竟以周法明趋利避害的性子,是绝不会跟隋军死磕的。当然黄维扬并不歧视对方,毕竟无论什么时代,趋利避害都是人的本性。
周法明投降之后,黄维扬便准备驱主力前往江夏。他已经计划好了,周法明兵强马壮,可驱使周法明所部攻打江陵,彻底覆灭萧铣。
但很快河北来的一封信,打乱了黄维扬的计划。
信是五百里快急,直趋湓城的。算算日子,也就是黄维扬这边的捷报刚送到,信就发出了。
黄维扬不敢耽搁,连忙打开父亲给他的信,但信的内容,却是让他一惊。
黄明远有令:南征主力屯驻湓城,不得继续西进。同时周法明部和荆州永安四郡,归江南行台节制。
黄维扬对于父亲的这道命令有些不解,当前是萧梁最虚弱的时候,不穷寇勐追,彻底击破萧梁,反而停下来观望,不正是给萧铣以喘息之机。
等到萧铣组织完防御,完善了防线,黄维扬再对其出击,就是千难万难了。
可惜黄明远的这封信,只有命令,却没有解释。弄得黄维扬有些犯难,想自作主张一次,却又实在不敢。
黄维扬最后不得不叫来黄维烈、凌敬、陈克敌三人来询问对策。
虽然黄维扬不喜欢凌敬,但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事,凌敬看的比他要深要远。
看到黄明远的命令,几人都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最后还是凌敬老谋深算,虽然多年不在黄明远的身边,但极其熟悉黄明远的性格。他略一踌躇,这才说道:“卫公不欲急攻萧铣,怕是和李唐有关。”
“李唐?”
黄维扬兄弟和陈克敌都有些一愣。说实话,巴蜀战局不归他们管,所以平日里对巴蜀的情况并不太关心。
凌敬又说道:“当今天下,只剩下李唐和伪梁两国。一旦我们灭亡伪梁,只剩下李唐,那李唐除了灭亡,再无其他出路。试问李唐怎么会坐望伪梁的覆亡?”
黄维扬兄弟和陈克敌这时候算明白了。
三人不是智不及凌敬,只是有些一叶障目了。
陈克敌这时说道:“巴蜀天险,易守难攻。更兼李渊非庸碌之主,若李渊一心凭险据守,来日入川,必会伤亡惨重。但一旦唐军东出,我军就能把荆襄当成磨盘,使李唐之军,源源不断地消耗到荆襄之战中。我军势大兵多,一旦跟唐军陷入消耗之中,其势必在我手。而李唐实力被消耗的七七八八,来日入川,其难度将减弱数倍。”
黄明远可不是不打,而是准备大打。
“开复所言,应是至理。”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理解到黄明远的用意,黄维扬和陈克敌也不得不叹为观止。在卫公那里,这一场战争尚未结束,下一场就已经开始了。
而黄维扬更是知晓自己即使在江州大胜,但较之父亲,仍相差甚远。
黄维扬想了想,脸色又有些严肃起来。
“这一仗若开战,我军能动用的兵马,应不超过十五万,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周法明部。至于河南方向,差不多有十万左右。而萧铣紧吧紧吧,差不多能动用十万人马,李唐差不多也能出二十万。对方兵力多于我军,且占据优势,这一仗恐不好打!”
凌敬突然开口言道:“世子如何认为李唐和伪梁会联兵敌我?”
黄维扬一愣,这不是显而易见的。
“也或许是李唐选择吞并伪梁,然后转身敌我。”
“这,不太可能吧!”
黄维扬听了凌敬的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李唐、萧梁单一方都打不过大隋,还敢自己动手。
除非李渊疯了。
“伪梁自豫章兵败,主力尽丧,再加上周法明杀马贵迁投降我军,萧梁嵴梁已断。即使能出十万人马,不过是一群二流部队,没多大用处。最后还是李唐与我军决战。既然如此,李唐何必留下伪梁,还要担心伪梁投降于我。不如将之覆灭,以两国全部力量敌我,还要可能一胜。
卫公现在缓攻,是个李唐动手的时间。”
黄维扬听了,仍是觉得难以置信,不过也只能拭目以待。
没过两日,从河北又来信两封。
一封是以江州七郡设江州,治豫章郡豫章县,以河间郡太守黄安为江州巡抚,神策卫副总管管崇为江州都督,以上党郡太守孙甘为布政使。
而在万家岭之战第二天便被调走的天策卫副总管陈棱调新成立的神威卫为总管;
同时左武卫副总管席玭为天策卫总管,江都郡太守向但子为天策卫副总管;
行台兵部侍郎来整为神策卫副总管。
至于一些虎贲郎将级别及以下的调动也不少,就不必提了。毕竟这一战,江南诸军,也算立功不少。
至于陈克敌、苏烈、程名振等人,则并没有擢升。主要是这几人之前提拔的太快,不到二十岁已经是虎贲郎将级别的。而以几人之前的功勋,是达不到这个级别的,所以现在的立功,不过是填补之前的缺少,使根基更稳固一些。
唯一让黄维扬觉得有些不妥的是杜伏威,仍为副总管,没什么变化。而杜伏威无论是在怀宁之战还是在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