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四面围城,楚军最先攻击的便是怀宁城的西门,此门靠近皖水,战船可直达城下,十分适合进攻。
林士弘早有准备,建造了大量的攻城船。这些攻城船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大,船高约五六丈,上下有数层结构,每层都设有大量的弓弩手。而在最上面则是一个箭楼,置有数台床弩,可以连续发射。
等到攻击的时候,楚军的攻城船便沿着河道贴近城墙。从船上伸出数十块大的塔桥死死地将城墙给勾住,然后大量的楚军在弓弩手的掩护下,通过塔桥,向城头发起攻击。
这攻城船巨大,伸出的数条塔桥颇为宽敞,一次性可通过三四人向前。
箭楼高过城墙,居高临下,城头根本没法阻击。而楚军精锐步兵则顺势出击,几乎无可阻挡。
林士弘正是靠着这招杀手锏,在江西地区,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
把守西门的是杜伏威,此时看着这庞然大物和源源不断冲过来的楚军士兵,也有些发懵。
楚军过塔桥而如履平地,他拿什么来阻敌。
此时杜伏威只得一面命令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堵塞塔桥,阻挡隋军。同时又集中城头的床弩,与楚军攻城船上的箭楼对射,企图打掉这个庞然大物。
但双方一高一低,本就处于弱势,而城墙上方又没有遮掩,双方对射,隋军反而落入下风。
隋军使用勐火油已经很娴熟,因此军中常备火箭。箭杆绑上浸满勐火油的麻布,点燃之后射击出去,一般遇到干燥之物都能引燃。
但出击的攻城船似乎早有防备,楚军在整个战船之上蒙上厚厚一层水牛皮,而顶部箭楼又涂上一层黄泥,别说火箭,就是黑火药也未必能击破。
而箭楼上的楚军不仅用箭射击,还备上了滚木礌石、金汁热汤,这架势打的,本来应该用在攻城一方的,都让隋军提前感受到了。
而隋军受到压制,各种布置根本施展不开,这时候再去堵塔桥处的缺口,就不好打了。本来阻敌就得用密集阵型,才能利用区域性的人力优势将对方赶下去。现在哪人多哪里被砸的厉害,挡着前面的还得防着头顶。这让隋军怎么打得舒服。
杜伏威急得之冒火,却也没办法,只得将身边的亲卫队派出,以命搏命。
这支亲卫队算是杜伏威看家底的部队,由阚棱所建,俱是陌刀兵。阚棱貌魁雄伟,善用两刃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这支陌刀兵亦是选取了最早跟随杜伏威的一批山东大汉,皆穿铁甲,使陌刀。虽然人数不到百人,却是每每在关键时候作为断后或开路之兵,在江南之地,几无人能挡。
这些都是杜伏威的宝贝疙瘩,死一个就少一个。可这种场合,杜伏威也顾不得其他了。
果然这群陌刀兵战力惊人。这群人满身铁甲,不畏弓弩伤害,数人上前,横在塔桥之上,连成一排,面对上前之敌,手起倒落,便是数人支离破碎,粉骨碎身。
靠着这群陌刀手,隋军勉强堵住了楚军的攻击。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只要头顶的威胁不解决,隋军再怎么拼命,都不过是一场挣扎。
很快,陌刀兵这里也出现了伤亡。
楚军的弓弩手不是瞎子,普通弓箭伤不了他们的,但是巨大的床弩和滚木礌石,就堪称是重步兵杀手了。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此时赶来支援的黄维烈也头痛的狠,可技术压制,不是勇力可以弥补的,面对楚军的攻城船,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黄维烈的亲将杜睿建议,他们此次支援怀宁,带了不少成罐的勐火油。虽然火箭不可用,但只要冲到楚军的攻城船内部,将这些火油倾倒、点燃,必能摧毁这些战船。
黄维烈略一犹豫,便同意了杜睿的建议。
虽然勐火油是他们守城的底牌,大战刚打就用,有些不妥。可这个时候,已经是最危险的时候,再留底牌,城就要破了。
杜睿换上明光铠,亲自带队为先锋。
前面是开路的陌刀手,后面则是提着装满勐火油陶罐的重步兵。
虽然楚军的塔桥可以通行四人,但作为战场来说,还是太狭窄了,士兵腾挪转移都不方便。
当然这却是最利于陌刀手的战场。
虽然陌刀手是以攻击骑兵而扬名的,但实际上,他们面对步兵,优势更大。
丈宽的塔桥,一个陌刀手正好可以覆盖整个塔桥正面。而在其后两侧,各有一个步槊手作为掩护。
陌刀手举起陌刀,然后重重挥下,再举起,再挥下,如同机械一般,周而不停。而整个周围,都是破碎的尸体。
塔桥差不多有三四丈长,楚军的滚木也不敢砸向这里,以防自己折断。
而杜睿带着陌刀手,一路反推,人莫能挡,竟然一口气杀到了攻城船上。
众人在攻城船上和楚军搏杀起来。
不过隋军太少,攻城船上的楚军又太多,所以双方只能靠近船舷接战。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跟着陌刀手突击到塔桥和船舷一侧的隋军重步兵,拿起筐中的勐火油罐便向船中投掷。众人也不知道哪是重点,或者都是重点,只能拼了命地往前丢。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