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天下安康> 第三十八章 北出燕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北出燕山(1 / 2)

因为卢家的事情,之前制定的明年开春便南下征讨河北诸郡的事情怕是也要泡汤。

河北是各大世家的老巢,现在黄明远南下,不仅不会得到各家的支援,甚至会被处处扯后腿了。

贸然出击,胜负着实难料。

于是黄明远决定先壮大自身,继续发展幽州诸郡,等到新税制完全铺开,幽州诸郡完全稳定,于明年夏粮打下来之后,再行南下。

前后推迟三四个月的时间,至少保证数十万大军不会饿肚子。

一想到粮食问题,黄明远就觉得自己当初发展海运,又布局交趾、林邑真是无比正确。正是南方的粮食通过海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北方,才使得自己有足够的粮食和世家大族对抗。否则光是粮食一项,自己也得愁疯了。

黄明远送出的信,也一一收到回复。

母亲那里,对于黄明远做的事,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即使是与她的母家决裂。黄明远的信送到之后,母亲的信也送了过来,在信中,母亲安慰黄明远,不要担心她,该做的事情不必退缩。

至于她所承担的压力,则是只字未提。

黄明远看了母亲的信,则是长叹一声,心中有些难受。他这个做儿子的,不能在母亲膝下侍奉,反而终日让母亲为他担忧,着实不孝。

而给崔家等人的信也送了回来。舅舅那里,因为离开崔家那么多年,甚至都忘了自己是五姓七家的一份子,因此对于黄明远,并未有过多诘难。至于旁人,则多少不敢。当然,疏远是少不了的。

不过黄明远主动给崔家去信,也算一个解释,因此崔家人虽然不满,但总算有些安慰。倒是舅父崔民干宽慰黄明远,并表示愿意为黄明远向其余各大家族写信解释。

自己这些舅舅之中,也就崔民干,最有能力,要不然怎么到了唐朝,成为天下第一世家,把李世民逼得都亲自下场撕逼。

虽然不需要,但人家有这个心,黄明远总要感谢一番。

世家大族的攻击很是凌厉,但着实伤不到黄明远。这个世界上,除了内部的人心,没什么可以伤到他。

今年冬天,算是难得清闲的一个冬天。

幽州的具体政务,黄明远一般不插手,由行台、幕府处置。不过这一冬天黄明远也没有闲着,南下不成,他便准备向北。

北方是个好地方啊。

同罗斜也身死的消息还没传来,但黄明远料想其部兵败,短时间内不会再向南发展了。

其实张文远和荆元恒二人对铁勒联军的战果,黄明远一点也不吃惊。都是自己提前布置好的,瓜熟蒂落而已。让黄明远感到震惊的,是同罗斜也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这次又跑了,看来以后还得生乱子。

不过黄明远现在还顾不上彻底弄死同罗部。黄明远此时准备驱兵向北,接管燕山以北大片区域。

从地图上看,绵延千里的大兴安岭,一直延伸到燕山。

这条大兴安岭将草原一分为二,西面便是广阔的草原,而东面便是东北平原。这条山脉犹如分割河北、河东的太行山,其间小径无数,但并无多少能大规模通行的要道,正是一条天然防线。

而大兴安岭以东不远的弱洛水地区,便是后世契丹人崛起之地。这里土地肥沃,草质鲜美,是天然的牧场。占领了这里,往后便不缺养马之地。

此时奚人降服,契丹北逃,这一带游牧民族实力空虚,正是大隋插手的好时机。

于是黄明远下令,在大兴安岭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建立关卡,并命名为镇辽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这里是弱洛水的源头,也是大兴安岭仅有的几处宽敞要塞,在此屯兵,可以阻击草原势力进入东北。

从镇辽关以南,隋军沿着地形堵塞小径,控制道路。

在原奚人旧地,设置燕山招抚讨捕司;在弱洛水以南的契丹人旧地,东部置燕北招抚讨捕司,西部设辽西招抚讨捕司。

命屯于密云的虎贲郎将赵士悌担任燕山招抚讨捕使;屯于辽西的黄明信为燕北招抚讨捕使;屯于燕郡的刘黑闼为辽西招抚讨捕使。

三个招抚讨捕司,燕山司管理奚人,并防御幽州正面;燕北司向弱洛水以北发展,目标是位于弱洛水以北的霫人;辽西司同样向弱洛水以北发展,目标则是北逃的契丹人。

三人各统军八千向北拓展,各自寻地建城,修筑城堡,甚至是建设长城,数百年之后,整个辽水上游,便能尽为汉家土地。

其实对于黄明远来说,在扫平河北的当口,把有限的力量用到北面的不毛之地,是有些不当的。但这就像跑马圈地一般,没人会等你条件成熟。或许十年之后,国家统一,有余力北拓了,但这一带又为旁的部落占据,到时候再想占领又不知道要费多大功夫。

辽西、燕北两个招抚讨捕司,受命于安东都护府管辖;而燕山招抚讨捕司,则由行台直辖。

隋军从辽西打出去,燕郡、柳城两郡的军事压力骤减。

黄明信北上之后,黄明远乃以自己的铠曹参军事羊骧代为柳城郡郡丞一职务,领郡事。原驻于通定城的安达儿则移驻于泸河镇。

调兵北上之后,黄明远又将目光转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