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被杀之前,黄明远专门求旨去见了李敏一面。
说实话,李敏虽然平日里有些明骚,但不是一个坏人。与黄明远相交,也算倾心,从没做过什么对不起黄明远的事情,反倒是黄明远对其利用之心颇多。
作为朋友,没有尽力去救李敏,黄明远虽然有一千一万个原因,但心中却是有愧。
进了大内的牢房,黄明远看到潦倒地坐在几片烂席子上的李敏,差一点没有认出来。
李敏见到黄明远来看他,有些自嘲道:“是不是认不出我了。没想到我李树生也有今天。来这地方探监,也就只有你了。”
黄明远将带的吃食给李敏摆上,又给李敏斟满酒。
李敏也没了之前的酸气,大口的吃喝起来。
待李敏酒足饭饱之后,黄明远问道:“听说你在狱里什么都招了?”
李敏笑道:“我生来就是富贵,吃不得苦,敢不招吗?就是不招又如何,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招了,还能少受点罪。”
黄明远默然。
李敏长叹一声道:“我悔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之前杨广要我死的时候,我能选择去死,是不是也就没有今日之事了。”
或许吧。
“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是娥英和静训,李家其他人我是管不了,唯有她们娘俩,还请你妥善照顾。告诉娥英,不要自责,这都是命,我不怪她!还有啊,我估计这一次我们李家要死绝了,我死之后,你千万给我找个地方埋了,省得暴尸荒野,让我做个孤魂野鬼······”
人喝醉了,便喜欢絮叨。
李敏絮絮叨叨半天,直到醉的不省人事。
“大郎,拜托了!”
······
李家人到底还是没有活过二月。
这两年各处都在杀人,哪还顾得上秋后处决。朝廷的律法,朝廷自己践踏的已经差不多了。李家子弟,以李浑为首,李敏、李元敷、李善衡等五十五人,全部以谋反罪处死,其直系家眷,全部没入宫中为奴。其余三族之内的亲眷,被流放岭南。
至于被黄明远求情的李筠,最终被免于一死,也被流放。
李氏家族之人,几乎无人幸免,曾经炙手可热的李氏家族至此覆灭。
在这个处决命令下达之前,黄明远曾专门前往皇宫面见了杨广,请求杨广对李家慎重处置。
黄明远劝道:“李家好杀,但杀了李家,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李家。若是李家被族诛,那些关陇世家怕是更不会安稳,到时候更会想着法的折腾了。”
杨广可能也想过这个问题,但他并不在意。
在杨广看来,关陇世家之所以会屡屡威胁到皇权,正是因为有以李家为代表的这些大家族掌握了大隋太大的权利,才会导致各家族能够集结起来,对抗天子。而将这些大家族诛杀干净,下面的小家族便会一哄而散了。
杨广过度高看了天子的“威”,“威”是要和“恩”连在一起用的,光“威”无“恩”,那也没人再在意那份“威”了。
李氏家族除了李浑、李敏,其实在高层已经没有什么有分量的人了,因此家族覆灭,对于朝堂本身影响不大,但其意义却无比深远,甚至超越了之前的杨玄感之乱。
作为昔日朝堂第一大族,李家被赐予丹书铁券(这东西不吉利,有这东西的,大多没好下场),拥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特权。李穆本人更是被封为太师(唐朝之前,也不是一个吉利的官,做过的人要么造反,要么被杀),李穆的子孙中,即便尚在襁褓的,也都拜为仪同,他一家中手执象笏做官的子弟有一百多人。李氏的贵盛,在当时无人可比。
即使后来李家不复昔日之盛,但在关陇世家人眼里,以李穆、于翼二人为代表的李家、于家,是整个关陇贵族的门面。而今日杨广以如此粗暴、直接的手段处置了李家,意味着他对整个关陇世家的脸面毫不在意,双方算是彻底撕破了脸皮,而关陇世家也算是真的认清了杨广的态度。
从这时起,关陇世家决定将杨氏抛弃。
此后不久,扶风贼帅唐弼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自称唐王;延安贼帅刘迦论自称皇王,建元大世,有众十万,与稽胡相表里为寇。
原本安定的关中、关西都是关陇世家的老巢,此时也开始乱了起来。
当然现在杨广还不知道,他还沉浸在压服对方的喜悦之中。
······
李家彻底亡了,宇文娥英也彻底没了家,而且身上背着告发李氏家族的骂名。
她本来就没有什么娘家,当年的北周皇室也早就零落的差不多了,此时无家可归,黄明远乃将其迎入府上。
宇文娥英在李敏死后,大病一场,虽然后来病好了,但她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精神恍惚,整个人魂不守舍。
黄明远知道,她这是心死了。
或许这场动乱,真的将她最后一点魂魄摧毁了。虽然黄明远尽量多陪在她的身边,让她忘记之前的事情,可是宇文娥英还是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互相能冲淡哀愁的只有时间吧。
现实何其凄惨,幼年丧父,少年丧子,青年丧母,中年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