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天下安康> 第八十六章 突围而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 突围而出(1 / 2)

姜以式准备要撤了。

以现在的形势,辽东城就是隋军嘴边上的一块肉,旦夕可下。姜以式不明白隋军为什么不对辽东城发起直接攻击,可越是如此,越让姜以式心慌,总觉得黄明远在使什么计策。

若是隋军与他在城墙上发生肉搏,再是惨烈他也会死撑下去,因为那是他所熟悉的战争。可现在黄明远就是用炮轰,用弓弩射,高句丽军队只得干看着而无力反击。短短数日,加上安殿宝所部骑兵,辽东城已经伤亡了三万多人,折损近半,而隋军伤亡到底有多少,很难说,但姜以式知道也不会有多大。若是再这么打下去,撑不到一个月,辽东城内将会无兵可用,而对于隋军却毫无伤害。

姜以式决定放弃辽东城,甚至是放弃周围的新城、安市城,而是集中兵力沿着大梁水(今太子河)向东,进驻木底城(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40里苏子河北岸木奇镇),依托周围的险峻的地势再和隋军周旋。

在姜以式的心中,此时此刻,也只有辽东恶劣的道路才能阻挡隋军。

然而突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姜以式手中虽然有四万多军队,但之前夜袭一战,最精锐的两万多骑兵全部都被隋军吃掉,此时他手上的骑兵不过万余人。仅靠这万余骑兵,高句丽在野战中绝不可能是隋军的对手,若是贸然突围,很可能被隋军的骑兵前后围堵,全军覆没。

姜以式望着东面的空处,陷入了沉思。

很明显,这就是隋军故意留出来的陷阱,可现在辽东城的西门、北门、南方三个方向同时为隋军所修筑的土坡阻挡,根本不可能破围而出。所以高句丽军队若是想突围,只得从东门走。

这就好像对方告诉你前面有埋伏,你却不得不前进一样。

姜以式陷入了为难。

他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一旦隋军认为攻城时机已到,辽东城便要遭受灭顶之灾。

姜以式又召集大将左雄、安殿宝、蓝天碧等人,商议对策。

众人议论纷纷,但都不约而同地赞同突围,只是对如何突围,却是意见不同。

隋军的善战让众人心惊,没有人愿意再留在辽东城经受石弹的轰击。隋军留了东面,还没有将辽东城围死。若是隋军真的在东门外也修筑土坡。到时候四面轰击,辽东城就是铁打的也受不住。

所以还是要走。

可众人也多经战阵,隋军“围三阙一”的意图实在太明显了,没人敢确定在东面有没有伏兵。若是就这么一头扎到隋军伏兵的怀抱,又没有坚城可守,他们在擅长野战的隋军面前,不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牛羊了。

有人提议从南面突围,穿过土坡,直奔安市城(今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镇)。毕竟隋军主力集中在东面,北面又是大梁水阻隔,南面虽然也有高坡,但是隋军攻击相对比较薄弱,最是容易突围。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赌博,一旦失败,势必全军覆没。

走不行,不走也不行,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这时军中大将盖贤谟向姜以式进言,可走水路。

盖贤谟是莫离支渊太祚的人,姜以式素来对其忌惮,很是防范,因此一些重要的议事也不告知盖贤谟。

不过这次盖贤谟的建议却是很入姜以式的心。

盖贤谟认为,隋军既然放开东面,那东面必不可走。若走南面,也可能为隋军所阻。而整个辽东城唯一没有被隋军封死的,正是北面的大梁河。

之前隋军东征,姜以式为了坚壁清野,便征调了辽河所有的船只。因为实在不忍心将其全部焚毁,后来有人提议可以拆卸了充作滚木,因此大批船只被运入辽东城,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被拆解。

盖贤谟认为可以从北门突围,携带着大量的船只,从大梁河一路向上,逆流至木底城。而骑兵则从东门突围,吸引隋军的注意力。然后在东面的渡口北上,逃出重围。

如此隋军即使发现了高句丽军队的踪迹,也来不及渡河追击。

姜以式听后仔细盘算,最后觉得盖贤谟此计,反倒最是可能成功。怕是隋军光想着在东面伏击,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从北面顺水而逃。

姜以式立刻下定了决心,从北门水路突围。

他一面令左雄率领城中近万骑兵为疑兵,而又将剩余三万多人一分为三,他和安殿宝、蓝天碧三人各领一部,分坐前、中、后三军,安殿宝为前锋,蓝天碧为合后。

到了晚上,夜凉如水,四下无人。

姜以式悄悄集结兵马,然后让人打开东门和北门,左雄率万余骑兵从东门出,而姜以式率领剩余数万步兵从北门携带大量船只,沿着大梁水向东而去。

水面上布满了上千艘各式各样的船只,甚至还有一些临时扎的竹排。今年大梁河解冻之后,水量并不丰,因此小小竹排,也能沿江横行。

姜以式登上坐船,望着辽东城,满是悲伤。这就是他守卫多年的辽东城,今日便要离开了。

本来安殿宝还劝姜以式大火焚城,但被姜以式拒绝了。大火焚城虽然能给隋军留下一个废弃的辽东城,但也容易惊动对方,得不偿失。不过姜以式也留下了上千人,扮做主力。若是隋军没有发现突围军队,则继续守城,若是隋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