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温度逐渐降低,午夜之后,草叶被露水打湿,周倬给她披上防潮的薄毯。
英仙座已经升起,白茫茫的银河流过天顶。时有流星划过,拖曳的尾迹多是亮绿色,眨眼间就消失不见。
看多了流星已经失去了初见的兴奋,虽有相机在身旁持续曝光,但还是忍不住用手机调整模式,即拍即出图。
两人躺得太久,连天也聊累了,嗓子有些干,秦七襄喝了杯下午的冷泡茶,润了润喉。
相机已换了两个备用电池,她对目视流星失去了兴趣,掏出20×80双筒望远镜开始巡天。
80毫米物镜,增加光线进入镜头的量,适用于夜间观星。
但用作巡天,20倍率有些大了。
周倬见她举着又长又大的望远镜,胳膊支在膝盖上来回巡视,不免问她:“你带口径这么大的双筒,拿得动吗?”
望远镜口径越大越重,80毫米相当于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净重2.5千克,当然拿不动,没两分钟手腕就会酸痛。
况且倍率会随着口径一同增大,高倍望远镜免不了一个老问题——抖。
视野里的星星都晃成了虚影,她不得不减轻呼吸,将手肘支在膝盖上以作支撑,减轻抖动。
效果不佳,不免叹了口气:“我只有这一个双筒,当年不懂,想着口径越大夜视效果越好,观星越清晰,不听老人劝,铁头买了它。一开始的时候还很满意,后来升级了装备,它就只能吃灰。现在拿出来,发现是真难用啊!”
“加个三脚架呢。”
她转向相机方向:“三脚架在那儿呢,两个都架上了。”
“我带了,去给你拿。”
他起身,渐没入夜色。
远处的帐篷上挂着孤独的露营灯,仿佛黑暗海底的一点荧光。
朦胧的繁星背景上,一枚火流星划过,落入低层大气,忽然爆开,绿光瞬闪,映亮了半边天空。
黑漆漆的树林显露出清晰的影子,只是瞬间,眼睛尚未来得及告诉嘴巴要惊呼,光芒已消失不见,只留下了一道纤长尾迹,由绿转白,久久未散。
这颗火流星的爆闪大概是它生命的最后绝唱,意味着在那一刻,大气将它完全磨损成一缕青烟。
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幸运难言。
等周倬带着三脚架回来,她不停地向他描述刚才有多壮观。
很可惜,他又未能看见,感觉眼前忽然爆闪了一下,抬头,只剩下一点流星的白色尾迹。
追流星总会这样,纯凭运气,有可能在一个点位蹲守一夜,什么也没等见,刚一转身放弃,忽然那里却又流星如雨。
装上三脚架的双筒稳定多了,固定好角度后,她贴着目镜细看视野里的明星。
在这处小小视野里,明亮的各色星子密集得数不清,像在深色天幕上缀满了碎钻。
视野中的星星比原先多上数倍,亮度也增强许多,有些暗星璀璨得同那些夺目明星一样。
这使得肉眼无法清楚分辨亮度,难以找到常用于定位的那些明星。
还好,织女星特征明显。
天顶西北,最明亮的那颗蓝白色亮星,就是织女星。
顺着织女星往上,有四颗星刚好组成平行四边形,它们同织女星一起构成了天琴座。在正对织女星的那条斜边上,存在一个著名的行星状星云,M57,环状星云。
即使是观测条件最好时,M57的视星等也只有8,裸眼完全不可见,但她带的80毫米望远镜就刚刚好。
但凡换成70毫米,都看不清它。
她将镜头对准M57,睁大眼一眨不眨,尽力让光子多透过望远镜进入瞳孔,这样眼中所见的星星就会越来越清晰明亮。
M57渐渐从一个暗淡小点变得清晰,眼睛酸涩,夜风吹来,忍不住眨了下眼,视野中的星团又变得暗淡,挂在那里,光线若有似无的,让人怀疑是不是某种幻视。
她再次撑着眼皮,来回尝试多次,终于勉强看见了一点云雾般的光环。但色彩远没有它本该呈现出的那般鲜艳,只模糊着透出一点淡红,离深空摄影时能够拍出的绚烂色彩还差得远。
她掏出手机对准目镜,想要将它拍下来。但手持不稳,导致镜头对着这种大口径望远镜时,总将星子晃成一条条星线。
周倬见她来回拍摄删除,动作中透出微微烦躁,不免问她:“想拍什么?”
“戒指星云。”
M57因在夜空中呈现出美丽绚烂的环状,像是一枚钻戒点缀苍穹,所以又被天文爱好者们称为戒指星云。
“手持不稳?”
“太抖了,我拍不清楚。”
“加个手机夹呢?我有。”
手机夹是一种可以将手机固定在望远镜上的小配件,手机摄像头对准目镜调焦,相当于手机连接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