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三年九月初。
李来亨、范建、袁宗第率领的三大湘军军团,在昆明城击败孙可望的大秦国。
孙可望一直是大华国的一大隐患,他的大西军在湘军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湘军成功占领昆明府,收复云南,而孙可望也选择了逃亡至缅甸。
自此,大华国收复了西南地区,统一了南方。
在收复昆明的同时,李来亨立即派飞骑奔赴临湘府,向大华国皇帝谭无名报告昆明大捷。
九月十二日,阳光洒在临湘府城上空,显得格外明媚。
几名捷报使者抵达临湘府,他们扯开嗓子在大街上叫喊:
“昆明大捷!昆明大捷!”
“湘军大捷,收复昆明......”
“大捷!大西军大败!湘军缴获无数!”
“大西军宣告全军覆灭!孙可望逃亡到缅甸!”
他们兴奋地叫喊着,声音响彻整个城市,百姓们纷纷涌出街头,欢呼着庆祝这来自西南的胜利。
整个临湘府瞬间沸腾起来。百姓们纷纷涌出,听到捷报后,无不欢欣鼓舞,笑容满面。
人们纷纷议论着,赞叹湘军的勇猛和无敌,大街上充斥着欢庆胜利的气息。
一位年长的百姓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湘军又赢了!我为什么说又?上个月不是才收复的贵阳吗?湘军的表现真是太出色了!”
另一位百姓接过话头,激动地说道:“的确,大西军也太不经打了,看来我们湘军实力真的是雄厚。”
随之而来的是更兴奋的议论声:“这意味着湘军将会北伐,清军很可能很快就会被湘军消灭。”
“呵呵,该死的清虏,他们真以为我们大华人是这么好欺负的吗!”一位年轻壮实的男子振臂高呼,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不屈。
“你说错了,应该是我们大华人。”旁边的一位百姓笑着纠正道。
“对对对,是我们大华人,不过明人也是大华人,差不多吧!”说话的百姓尴尬地笑道。
他们接连不断地讨论着,神情兴奋,仿佛他们亲身参与了这场辉煌的战役。
现在临湘府的老百姓已见怪不怪,这距离上次的贵阳大捷才过去一个月时间,没想到又再一次迎来了大捷。
随着消息的传播,临湘府的老百姓越来越兴奋,因为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更是对湘军统一天下的强大信心。
湘军自成军以来,连续的大捷传来,老百姓们也是个个扬眉吐气,神情高涨。
刹时,整个大街上充满了欢腾的气息。
首辅堵胤锡,在拿到捷报奏折,粗略的看了一遍后,脸上也是露出了喜悦之色。
随后,堵胤锡便拿着捷报奏折,急急的奔往大华宫。
在大华国皇宫潇湘阁的一处书房内,大华国皇帝谭无名坐在椅子上,与惠妃柳如是共同著写着一部关于后世学问内容的书籍。
在去年底的时候,柳如是成为了谭无名的惠妃。
柳如是按照谭无名的意思,在纸上将内容重新写了一遍后交给谭无名审阅。
对于不懂的地方,谭无名耐心地解释。
谭无名心中一直有个想法,将后世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有用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他认为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书籍,可以提前给大华人民做普及,也算是为这个时代做出一些贡献。
之前忙于在外打仗,他一直没有时间整理。
现在谭无名每天在处理完朝政后,他就来到潇湘阁这儿开始写书。
一般是他来讲,柳如是来记录。
文武大臣们也看过这些书,不过大家看得都不是很明白。
他们也是不理解,为什么谭无名会花时间写这些内容。而且他还经常去各地书院给学士生们上课,还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柳如是以一贯的温柔态度,将谭无名口述的内容认真悉心记录下来。
两人之间充满着一种默契和理解。
“惠妃,这些书籍中的内容非常宝贵,对于我们大华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谭无名目光炯炯地看着书籍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期待。
柳如是轻声回应道:“是的,陛下。您一直有意将这些学问内容整理出来,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知识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就在此时,堵胤锡匆匆赶来,手持着一份捷报奏折,脸上带着喜色。
他恭敬地走到谭无名身前,递上捷报奏折,恭声道:“陛下,这是关于西南大捷的捷报。”
谭无名接过捷报奏折,细心阅读。
随后,他心情平和地说道:“很好,众将所立之功可喜可贺。”
堵胤锡略感诧异,不明白皇帝居然对取得的胜利表现得如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