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南的战报传遍全国,整个大明国家陷入了震撼之中。
湘军在主帅谭无名的率领下,一举击败了江南的清军,给各个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大家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现在湘军已经有了和清军划江而治的实力了。
人们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纷纷谈论着湘军的威名,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对和平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湘军开始逐渐收复被清军占领的江南地区,连战连捷,一路所向披靡,让清军声威逐渐消散。
谭无名带领着湘军,展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能力和军事智慧,一次次的胜利让他们传遍了全国每一个角落。
老百姓们感激湘军为他们带来的和平,他们把湘军视作拯救他们的英雄。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以谭无名为首的湘军成为了南方地区的主要势力,而其他几股势力的动向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湘军拥有着南方地区的控制权,谭无名的声名已经传遍大半个国家。
而在北方,清军丝毫没有被湘军的崛起所打倒,他们仍然是全国最大的势力。
北方的清军虽然仍占有全国最大的北方地盘,但湘军的连战连捷已经使他们感到威胁。
南方的永历朝廷,偏隅在偏远的广西领地内争执不断,实力最为薄弱,早已无人关注。
而在西南的大西军,则在孙可望,李定国的领导下,积极发展民生,实力稳步上升,成为了西南方的一股重要力量。
东边则有鲁王、张煌言、郑成功等明朝将领在东南沿海占据海岛,但只能自保,对清军不构成威胁。
随着湘军取得将清军赶出江南地区,各方势力纷纷调整布局,以应对湘军的崛起。
云南,沐王府。
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这三位大西军的藩王,难得地聚集在一起,召开了军事会议。
大西军地处西南,受到湘军和清军的双重压力,孙可望、李定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矛盾。
孙可望、李定国的关系虽然未最终恶化,但两者之间的嫌隙已经不小。
平时两人已经很少见面了,只有遇上大事时,在刘文秀的撮合下,才会坐在一起议事。
“我们必须要团结对外,现在湘军、清军都是我们的敌人。”李定国拍着桌子说道。
“你的意见太过保守了!我们应该南下攻打湘军,占领湖南广西和云贵交界的城市,扩充我们的地盘!”孙可望怒气冲冲地反驳道。
“你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东边的清军,他们的实力比你想象中的更加强大。”李定国冷静地提醒道。
“我们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才能谈及发展方向。”孙可望沉声说道。
“不,我们现在应该齐心抗清,与湘军合作,共同将清军赶出南方。”李定国强调道。
“清军还占有大片的北方土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我们要北上,就必须经过四川,我们有信心能击败吴三桂和李国英?”孙可望不耐烦说道。
“以前我们遇到吴三桂,屡次被他击败,但是现在未必不行。”李定国坚定说道。
“只要我们输一次,清军就会大举进攻,到时我们云南贵州就不保了。”孙可望冷冷说道。
“大哥,二哥,那我们就守在这西南地区,岂不快哉?”刘文秀在旁边插嘴道。
“老三,你不知道,现在我们步兵快十万人了,而云南贵州地处西南,粮食远远不够,不对外扩张,我们迟早得饿死。”孙可望看向刘文秀道。
“而且,现在正是好扩张的好时机,趁着湘军东征江南,他们西南地处空虚,我们拿下广西问题不大,正好也顺便消灭了永历朝廷。”孙可望继续说道。
“你现在进攻湘军,就是与老百姓为敌,就是帮助清军,在助纣为虐!”李定国仍在试图说服孙可望。
“现在不进攻湘军,等湘军和清军分了高下,他们迟早会进攻云南,所以我们现在是扩大自身力量的最好时机。”孙可望忍不住咆哮了。
两人的争吵越来越激烈,最后孙可望只得怏怏离开。
刘文秀看着离去的孙可望,又回头看着李定国,他也无可奈何。
孙可望离去后,仍是难解心头之恨,这样的分歧已很多次了,他已心生不满,他下令手下大将王自奇严密监视李定国。
此时,偏居在广西的永历朝廷也面临重大抉择。
在南方,湘军势不可挡,他们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而永历朝廷内部则出现了分歧,究竟是投降湘军还是坚持抵抗,成为朝廷内部的争论焦点。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才能生存下去?”永历在朝廷上问大臣们。
“投降湘军,才能保全我们永历朝廷的一线生机!”李元胤力陈道,主张与湘军合作。
然而,陈邦傅却持有不同看法:“我们是明朝的合法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