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2章 军制改革(1 / 2)

湘军和清军的战争持续不断,湘军取得越来越多的胜利,逐渐扩大了占领的地盘。

随着胜利的积累,湘军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不仅有老兵和新兵,还有一些投降的明军和绿营兵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为了更好地集中力量和指挥,谭无名决定对现有的军事制度进行改革,这是他心中长久以来就有的想法。

明朝后期,由于卫所制度的衰败,募兵制度开始大行其道,导致明军的军事编制相当混乱。

它既有将军、总督、都督、总管、节度使、总兵和指挥使,分管不同的军队,朝廷控制起来非常弱。

要提升湘军的作战能力,军事改革就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编制的改革。

因此,谭无名首先提出了改革军队体制的想法,以便更好地控制军队,增强各支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谭无名思考军事编制时,自然会联想到后世华夏的军事架构。

然而,他也明白不能简单照搬,因为现在的士兵大多没有受过教育,对于复杂的军队组织结构理解有限。因此,谭无名决定在编制设计上更趋向扁平化,以加强军队的实际控制力。

首先成立湘军军事委员会,成为湘军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构。

从现在开始,军事参谋团解散,改为湘军军事委员会。其中设有委员一职,由湘王谭无名担任,另外还有两名副委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军委下建立参谋部,为湘王提供军事顾问服务。

军事委员会只向谭无名负责,副委员的职责由堵胤锡和高一功担任,而参谋部则由高夫人和张熙宦担任顾问。

军事委员会和参谋部的成员都是负责处理军事参谋团的事务,由谭无名亲自任命。

在军事委员会下方,谭无名创建了五大主力作战指挥单位,合称为五大军团,分别包括:湘一军团、湘二军团、湘三军团、湘四军团和湘五军团。

这些军团将成为整个湘军最大的编制单位,每个军团负责一个战略区域的所有作战任务。

然而,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因此还需要多个军团进行协同作战。

具体来说:

湘一军团的司令员是张铁正,

湘二军团的司令员是谭有文,

湘三军团的司令员是林初阳,

湘四军团的司令员是范建,

湘五军团的司令员是李来亨。

此外,湘军还组建了一个骑兵师,由谢林担任师长,张山担任骑兵师副师长。

为了更好地协同作战,谭无名特别设立了四个特殊兵种的协同作战单位,包括:

一个炮兵营,陈平担任营长;

一个运输团,谭忠闻担任团长;

一个侦察营,谭成平担任营长;

一个匠作营,张平担任营长。

此外,还单独编组了一个水师,由何大橹担任师长,胡晨则是副师长。

除此之外,还将建立一个五千人的卫戍部队近卫军,未来将负责都城的安全保卫工作,守备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谭有武将担任近卫军军长。

作为湘军的都城,临湘的驻守任务将交由卫戍部队负责,这样就可以将谭有文的湘二军解放出来。

近卫军的一师由之前的亲兵营组成,专门负责保护湘王谭无名的安全,谭有武依然兼任师长。

同时,军队编制制度也进行了改革,调整如下:

一个班十人,一个排三十人,一个连一百人,一个营三百人,一个团一千人,一个师一万人,一个军三万人。

军队的编制仍然按照三三编制,每个军团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下面有九个团,每个团下面有三个营,以此类推。

另外,为了方便对部队进行编号,对每个部队的番号进行了规定。例如,湘一团第一师的部队番号就是第0101师,也可以称为0101部队。如果是湘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那么可以称为第010101团,或010101部队。至于营级单位则没有部队番号。

根据这样的编制,明朝主要的军职与明军军队的职位对应关系如下:将军对应警备区司令员,提督对应省军区司令员,总兵对应军分区司令员,参将对应师长,游击对应团长。

这样算下来,湘军的主力作战部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十五万左右。

谭无名构想中,除了五大军团之外,还设立了若干个省军团,而每个省下面的府,都有一个军分团。省府下属的军团,主要是负责本地区的安全守备任务。

为了加强军队的作战能力,谭无名对各地的军队进行了改革。

他将军队分为两类:直接接受军事委员会指挥的正规作战部队,以及直接接受各大军区指挥的地方守备部队。

五大主力军团属于正规作战部队,他们由全军的精锐士兵组成,随时准备上战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