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道越来越深入,挖掘过程并不顺利,地道里士兵过多,坑道又窄,又要挖土,运土,还要坚固坑道,执行起来效率不高。
幸好,工兵连的士兵大多是矿工出身,他们按照挖煤洞的方式,开始进行土方作业。
经过反复试验和摸索,湘五团士兵们逐渐熟悉了坑道挖掘操作方法。
他们发现,在地下挖掘必须谨慎,以免被城内发现。他们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以确保行动的安全性。
“离城墙只有四十米了,再坚持一下,我们就能突破城墙进入城中!”晚间时,范建得到了消息后,激动不已。
随着工兵营越往深挖,洞内的空气开始变得稀薄。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士兵们只得将原本1米见方的坑道,增至1.5米高、1.5米宽。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大量的积土堆在坑道中,几乎被清军发现。好在湘军人手众多,他们花费了很大的力气,趁着晚上将积土清理出去。
谭无名和范建连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将所有积土用于加固和加高坑道。白天,土壤先堆放在工事旁,晚上再处理掉。
然而,清军似乎了解到湘军要挖地道的计划,开始千方百计地想破解湘军的地道。
他们在城墙上放置了许多小缸,有的口朝上,里面装满了水,只要地下有一丝动静,就会打荡起水波。有的口朝下,缸底则有孔洞,能专门听到地下声响。
坑道越往前,被清军察觉的概率越大。工兵连虽改进了许多办法,却仍然无法做到毫无响声。
湘军白天时继续使用火炮和投石机对清军进行骚扰,但一直没有发起正面攻击,令徐勇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湘军可能正在采用地道战术,于是下令城内人员加强对地道的侦听。
在明末时期,火器发展迅猛,火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中。几乎所有有名号的将领都尝试过,因此徐勇非常警惕。他指挥清军加强侦查,预防湘军可能的地道攻击。
“放崩法”就是在攻城战中使用的一种火药坑道爆破轰塌城墙的攻城法。
攻城方事先测量距离和方向,在挖掘地道到城墙下方时,埋伏大量火药,在引爆后炸塌城墙。
使用火药爆破攻城的技术早在明末时已经存在,李自成在开封曾试用过,但未能成功。郑成功在漳州府也曾尝试,但由于测量距离不准确,坑道未能挖到城墙下。而张献忠在成都使用了放崩法,通过炸开城墙,最终拿下了该城。
在明清时期,“放崩法”是常见的攻城手段,但它也有很多限制。由于地形等方面的限制,如:地下水位、护城河,地质松软程度等,这种方法只能针对某些城池使用。
此外,由于测量水平不高,挖坑道都只能凭肉眼判断距离,如果判断不准确容易失败。如果挖得太近,守城方会出来抢坑道;如果挖得太远,距离也无法估算,就算埋下了大量火药也可能炸不到城墙,这样的失败情况很常见。
总的来说,“放崩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成功并不多见,失败却屡屡发生。
徐勇作为明军将领,对这种攻城方式非常了解。因此,他特别警惕,并要求手下士兵提高警惕。
徐勇非常清楚,有了“放崩法”这种攻城方式,守城方的优势会逐渐削弱。再加上火炮等新式武器在攻城中越来越常用,使得明末的城池难以守住。
这也是为什么清军南下时,许多城池都很快沦陷,大家都不敢守城,一旦清军到来,马上就会被迫投降。
清军了解到湘军会使用坑道攻城的计策,但却找不到坑道的确切位置,他们变得惊恐不安。
好在徐勇久经沙场,也不时想出对策。一旦查明了地道的位置,清军就会用火攻或挖反地道的方法,试图在地下拦截湘军。
双方你来我往,在地下展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暗战。
正南正北方向的两条坑道,在挖到距城墙仅10米左右时,一条被清军注水轰塌,另一条则被反坑道作业所破坏。
这两条地道失败后,湘军只得重新换个位置再挖坑道。
范建焦虑不安,谭无名也坐立不安,第一次棺材攻城难道就这样失败了?虽然湘军还有其他的计策,但使用炸药攻城是其中代价最小的,毕竟攻城后还会有巷战,到时不可避免会有人员死伤。
谭无名召开会议,决定采用“分心战术”来对付敌人。
他从附近百姓那里找到了不少锣鼓,同时让士兵在城四周挖了不少坛子式的隐蔽坑,让士兵分成无数小组,蹲在坑里又敲又打,声音大得没边不说,还真就把工兵在地下挖土的声响给盖掉了。
经过工兵们的奋战,第一条坑道终于挖好了。当士兵们将装满炸药的棺材放入药室时,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激动。
次日拂晓,谭无名一声令下,范建领着士兵开始点火爆破。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夜晚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