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停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整个轴心国战况都不断下行的情况下。
东方太平洋战场上,如今除了沿海的几个小城镇,祖国版图上的侵/华/日/寇已经被尽数扫除,战局重心转向东南亚;北非战场方面,因为装备不充足加上盟军攻势越发激烈,败局似乎已经注定;珍珠港事件后美利坚下场,大西洋战场只有还在活动的狼群代表着德国海军最后的辉煌;东线本就僵持已久,小胡子的死亡更是沉重打击了士气;原法国与波兰土地上的反抗军和游击队更是层出不穷;至于意大利仍是老样子,帮不上他们什么忙……
可以说,要不是弗里德里希他们一干人迅速稳定了新生的共和国的局势,没发生内/战,原德三陆军海军以及空军飞行员又确实有好些有本事的人物,这短短一个月就足够让战局来个大反转——当然,现在的局势也不怎么好就是了。
甚至就算他们想要和谈,盟军也不一定会同意。且不说苏联被几乎打到莫斯科城下,满怀怒火一心报仇,法国波兰等国亡国或堪称亡国的仇恨也驱使反抗者不愿意轻易低头,而本土还未受到轰炸外其他物理攻击的英美,同样正小心地找着德国的破绽,试图从祂身上撕下一块肉来,不然对不起牺牲的士兵与无辜丧命的平民。
只能说,谁让你们先挑起战争的,如今也是该。真正可怜的只有战争中无辜受害的平民。
不过,这个话题真正细说下去,应该归因于《凡尔赛条约》,而“条约”又可以归因于一战,一战又可以归因于帝/国/主/义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我个人还是建议“让赤旗插满全球”。
但问题不能不解决,况且比起历史上的局面,1942年中期的德国还有可以反扑乃至鱼死网破的能力,仍然值得忌惮。而和平又确实是大家都渴望打成的局面——如果谈判的筹码足够的话。
继续僵持了三个多月后,德/国人的“示好”终于等来了同盟国方回应:和谈没门,但可以接受有条件的投降。
这也并非后者的问题,毕竟就像人与人打架一样,刨去是后动手的挑衅的情况,总归先动手的责任更大,后动手的也没有法律或道德义务接受前者的道歉并选择原谅。
但从弗里德里希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还是知道怕是要不好,果然,未被打到油尽灯枯的“德三”立刻开始疯狂反击,无数青年人的性命被名为“战争”的死神收割,而他也因为战况紧张不得不放下手头事务奔赴前线,重新指挥装甲部队。眼看着未来就要如同历史一般发展,那位新总理却力排众议再次发出谈判邀请——别说,他们真是找了个“妙人”。
终于,1942年末,经过各方种种努力,反复的试探、妥协、让步与平均,年轻的共和国以付出阿尔萨斯-洛林、恢复法、波等被占领国主权、分割奥地利等被“合并”国家或地区、停止援助意、日等等代价换来了与反/法/西/斯同盟国签订的停战协议。
对德/国/人来说,这场战争他们得到的唯一好处大概是大体恢复了德二时期的版图(当然实际面积应该是比德二时更小了),其他战争所造成的人口减少、经济下滑、建筑损毁、药物成瘾、士兵战后创伤等众多问题,只能在政/府的帮助下,随着时间慢慢治愈。
本就开始下行的轴心国失去一员“猛将”,很快开始大面积的溃败,1943年中,意大利宣布投降,欧洲战场彻底停战。近一年半后,受到集火的日/本终于撑不住被打到本土,为了不真的“一亿玉碎”,天皇于1944年底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时颁布退位诏书,天皇的时代就此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同时结束。
不过,我以为这对日/本来说或许是因祸得福了,毕竟这一次广岛上空没有落下“小男孩”,不是吗?
新世界是一个没有核威胁的世界——至少目前明面上是这样,至于未来……那就是未来人的事情了。
而时间回到现在——1943年初,所有德国人都在关注的是接下来的审判——这也是盟军同样和谈的条件之一:对战争中虐待俘虏、屠杀平民的参与者和种/族清除政策执行者等人进行联合审判,审判地点就定在纽伦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审判前两天,最后一批党/卫/军受到解散,被重新分配到了正常的社会服务部门,自此“党/卫/军”和“纳//粹//党”一样,彻底成为历史的过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某些人的罪行可以就此抵消或被放过。审判开始后,依照之前和谈时的约定,那些有明确罪行或受到举报的家伙不论职位高低纷纷被抓回来,挨个列上被告席,包括——作为前盖世太保、涉及过种族工作的前武/装/党/卫/军/区队长、从1939年开始参加战争的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弗里德里希。
我空闲时读的欧洲各国法典和国际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时隔多年,我在百年前的异国重新行使了刑事辩护律师的职责,尽管我其实一点也不希望在这种情况下用上它。但我也清楚,他确实应该受到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