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都开始上专业课了,学习专业之余,便是参加各类相关的专业考试和比赛。贺晴在这些考试和比赛中总是一如既往地表现优异,每一次拿到证书和奖状,她总要发视频跟爸爸妈妈还有杨云帆分享的,而他们也总会在每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为她喝彩,贺晴在他们眼里永远是金苹果一般珍贵,在弟弟和方筱娅的眼里贺晴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贺晴并不自视甚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何况她眼前就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冯辛。每一次考试,他的分数总是比她高一两分;每次比赛,总是他第一她第二。在英语方面从来都是拿第一名的贺晴,上了大学竟然成了千年老二,这成功地激起了贺晴的胜负欲,立誓一定要赢他一次。
机会便来了,口译大赛,两人一路从班级选拔赛到年级初赛再到复赛,最后到总决赛。一二轮英汉互译两人不分上下,来到一决胜负的第三轮,赛题为用第二外语口译一段中文段落。这可让贺晴傻了眼,二外课学习日语,要到大三才开始上,贺晴仅有一些些通过看日漫和日剧积累的日常用语,硬着头皮翻了几个词语,便放弃了。接下来轮到冯辛展示,他站上讲台,聚光灯从他后方照来,蓝色的灯光从他的银发透来,他整理了一下身上所穿的中山装,扬起下巴开始翻译。
“他这是这是讲的德语吗?”方筱娅捂着嘴巴激动地问贺晴。
“没差了!就是德语!他竟然会德语!这谁还比得过啊!”
“而且他这哪是二外,甚至都没有思考一下就巴拉巴拉开始说了,这怕不是他的第一语言吧?”
“了不得!了不得!”这下贺晴是心服口服了。
比赛结束,进入颁奖仪式,又是季军给亚军颁奖,亚军给冠军颁奖。冯辛站在中间的冠军台上,贺晴和季军同学分立于他的两侧。季军同学给贺晴颁奖时,贺晴体贴地微蹲了膝盖,好让那位同学不需要欠着手给她挂奖牌,轮到贺晴给冯辛颁奖,冯辛直接走下了领奖台,微弯下腰到与贺晴身高最匹配的高度,贺晴便轻松地给他脖子上挂上了奖牌,并与他握手道贺:
“又是冠军,恭喜呀!”
“也恭喜你!”冯辛浅浅地笑了一下。
从大一初识,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对手和队友身份角色的变化,两人已十分地有默契,贺晴也自觉与冯辛的距离更近了,他经常会对贺晴展露笑颜,不再像之前那般生硬冷漠,但对外他依旧如此。
大二还有一门课程是跨文化交际,是年级大课,三个班一起上。这节课的内容是“中外初次见面礼仪”。上课开始时,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初次见面打招呼的短视频,两人一个握手,一个鞠躬,使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下就被吸引了注意力。老师讲解到:作为语言学习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这门语言,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千差万别,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如视频中的尴尬场面,那么这就是跨文化交际这门课要解决的问题。
接着老师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初次见面的礼节,如西欧国家大多会是贴面礼或吻手礼,印度和泰国是合十礼,日韩两国是鞠躬,中美两国是握手……介绍完毕,为了让这些礼节更深入人心,老师决定随即抽两位同学上台表演。看着上百人的名字在大屏幕上跳动,同学们都在下面祈祷自己的名字不要出现在上面。
“哒!”第一位幸运儿已产生——冯辛。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老师却喜气洋洋地说:
“别高兴得太早啊!还有一位呢!继续!”说着老师摁下那定人生死的鼠标,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
“哒!”第二位倒霉蛋产生了——贺晴。
“OK! 贺晴和冯辛,欢迎!”台下响起掌声,见冯辛径直走上台去,原本还有些扭捏的贺晴也挺直了腰板——跟他搭档总比跟不认识的人搭档要好,总不至于尴尬到脚趾抠地。
“现在我说指令,你们二位需要根据我的指令,做出相应的打招呼的动作,并尝试用相应的语言简单地问候对方……”
“啊?还要用其他外语打招呼?”贺晴小声问道,老师并未听到。
“准备好了吗?”
两人点点头,然后面对面站着。
“两个中国人见面”,老师发出指令,听到指令的两人当即浮出职业假笑,向前一步并客气地与对方握手:“你好你好!”
“男生中国人,女生日本人。”贺晴听到自己要扮演日本人的角色,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嫌恶的表情,迫使她演下去的是那句信念感“文化都是平等的”。
冯辛走上前,伸出手并说:
“你好,我是冯辛。”
贺晴先是跟冯辛握了下手,继而又对冯辛鞠了一躬,并用日语说:
“你好,我是贺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冯辛被她这举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也以日本人的方式回礼。
老师评价道:“哎!这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