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丰京,周武王非常高兴,觉得推翻殷商的天时已经具备,就去找姜太公商量。姜太公见武王如此急躁,就提醒他说:“别忘了文王告诫的“中”,商朝传承了几百年,百姓都已经习惯了。虽然大家痛恨纣王,但并不表示痛恨殷商。况且,还有好多诸侯都是殷商的死忠,如果支持我们的诸侯不卖力,其他诸侯再从中作梗,单凭我们的实力,根本对付不了纣王,还是谨慎点好。”
武王听完忠告,也开始冷静下来,问姜太公:“对目前的局势,军师有什么看法。”
姜太公说:“你的看法没错,天时到了,不去行动,反而有害。我们先试探一次,看看纣王和诸侯的反应,再随机应变,调整策略。”
武王心领神会,开始准备粮草,筹划细节,同时向各路诸侯发出通告,邀约大家共同讨伐纣王。武王怕自己影响力不够,专门为文王制作了一个灵牌,等到诸侯聚齐,武王先带领大家到文王墓前祭拜,随后端着文王的灵牌起誓:为完成先王遗愿,造福天下百姓,甘愿带领大家替天行道,讨伐无道的纣王。
随着一片呐喊声,武王捧着灵牌,率领几万大军,开始浩浩荡荡的出征。出发前明令三军,不许骚扰百姓,不许破坏庄稼,不许捕杀鸟兽,不许砍林伐木。有了严明的军纪,诸侯国无不佩服。半道上陆陆续续有诸侯闻讯而来,不断加入,队伍越走越庞大,走到黄河边上的孟津,加盟的诸侯竟然达到八百多家,兵力达到了五万。
只要跨过黄河,就进了纣王的地盘,可武王早有谋划,停在孟津不走了。武王先是站在土台上,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随后让大家撑起帐篷,在孟津临时驻军。
两天后,武王颁下军令,就地解散,各回各国,自己也带上队伍回了丰京。这次出征,既没见到敌人,也没放一枪,就为寻找文王所说的“中”,史书上把这次出征称作“孟津观兵。”
这次出征,收获确实不小,首先是诸侯国踊跃跟随,但都是些小诸侯,几个大诸侯毫无反应,根本看不出态度。其次,纣王也毫无反应,要么就是情报不到位,要么就是根本没瞧上武王。第三,驻扎在东部的十几万殷商大军丝毫没有回援的举动。
为了囤积粮草,方便下次出兵,武王回朝后,就在沣河东边建了座新城,名叫镐京,并把国都迁到了镐京。
两年后,突然有个人急匆匆跑到镐京,向武王传递了一个重要情报,殷商的十几万大军正跟东夷交战,无法回援。这个送情报的人名叫胶鬲,孟子说他是“举于鱼盐之中”。早先,文王举荐胶鬲在殷都做官,为了报答文王的知遇之恩,胶鬲甘愿成为一名间谍,主动帮文王打探消息,传递情报。
武王得到情报后,当时就决定出兵征讨纣王。为了给纣王制造恐慌,让他没时间征调东部的十几万大军,武王和胶鬲约定,十五天后到达朝歌,并让胶鬲把这个消息告诉纣王。
胶鬲走后,武王的大军随即出发,各路诸侯也不断加入,兵力很快就达到了五万。可出发没几天,老天突然发难,连着下了好几天大雨。大家都请求武王驻军避雨,等天晴了再走。但武王坚决不同意,并对大家说:“我已经答应胶鬲,要十五天赶到朝歌,如果不能及时赶到,以纣王的性格,肯定会杀了胶鬲。明知他有危险,我绝不能负他。”
十五天后,武王的军队终于赶到了朝歌旁边的牧野。此时,纣王的军队正列阵以待。远远望去,浩浩荡荡,人数达到了几十万,号称七十万大军。
按说,纣王的主力都在东部,殷都和朝歌只有一些守城的巡逻兵,哪来这么多人马。原来,纣王收到胶鬲的消息后,顿时慌了手脚,仓促中既来不及征调十几万主力,也来不及通知诸侯,于是干脆把所有奴隶和囚犯组织起来,再加上守城兵和侍卫,组建了这支临时军队。
按照当时的打法,军队分为三组,中路是主力,全是守城的正规军。左路是奴隶军,衣衫不整,也没有兵器,手上拿些木棒、斧头、擀面杖之类的家伙。右路是囚犯军,全都袒胸露背,手上除了没兵器,也是什么花样都有。纣王率领一群保镖,亲自在后边督战。
尽管如此,武王见了还是心里发虚,悄悄问身边的姜太公:“我们总共才五万人,对方得有好几十万,这仗怎么打?”
姜太公捋捋胡须,笑着对武王说:“自古用兵,全凭气势,如果没有气势,人多了反而有害。你看看对方,一边是奴隶,一边是囚犯,这些人有几个愿意为纣王卖命。只要先攻破两边,引起对方恐慌,纣王就必败无疑。”
武王说:“虽然军师分析的很透彻,但此战关系重大,不敢有闪失,我现在把指挥权交给你,就由你来全权指挥。”
姜太公也不推辞,接过武王递来的令旗,也没急着出战,先转身对传令兵说:“传令下去,先来一通锣鼓,助助军威。”
随着一声命令,武王队伍里顿时传来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士气为之大振。再看纣王的军队,中路倒是保持的挺好,可左右两边转眼就没了队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