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津东,新落成的“石头津交易市场”里,一排排交易亭下,行商和坐贾们正在讨价还价。
不远处的税关关楼上,李笠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交易市场,问武祥:“没人搞小动作?譬如威胁、恐吓那些入市场进货的小商贩?”
武祥摇摇头:“暂时没发现。”
“恶意竞拍、恶意出价呢?”
“暂时没有。”
李笠连续问了几个可能挑战交易市场正常营业秩序的阴招,武祥都摇摇头。
与税关“联营”的交易市场,相应有一套管理制度,在饶州和徐州已经实行数年。
经过不断完善,制度上的漏洞不敢说没有,但可以说想要找到漏洞并加以有效利用是很难的。
“你觉得,他们是忍住了?”李笠轻声说着。
武祥点点头:“想来是吧,担心闹事不成,反倒被我们抓住把柄,来个杀鸡吓猴。”
说完,笑起来:“春天那场粮价大战,你是真把他们给打怕了,冲锋在前的那些马前卒,亏得倾家荡产,上吊的上吊,自杀的自杀,所以后来就没人敢正面起冲突。”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李笠的“见面礼”,让建康城中那些的豪商及其靠山,有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迄今只敢有小动作,而不敢再次正面交锋。
但这不代表己方可以高枕无忧,李笠问:“那你觉得,对方是真的不敢动手了?”
武祥想了想,回答:“他们估计是想用拖字诀,忍个几年,等你离任了,就好破局。”
“毕竟,再好的制度也得人来执行,主官一换,但凡有些心思,有的是办法让这制度形同虚设。”
这话说得没错,李笠明白,所有人都明白。
那些被他割肉割得痛不欲生的既得利益群体,肯定恨透了新税制。
然而面对严阵以待的“鄱阳李三郎”,这些人试探过几次后发现讨不到便宜,且李笠这边严阵以待,明摆着在守株待兔,便不敢来硬的。
便选择最稳妥的“等”,等他离开京城到外地上任,这些人就好对新税制进行“适当调整”。
到时候免不了各种“特事特办”、“下不为例”,然而有了第一次“例外”,就会有无数次“例外”,制度很快就变成摆设。
新税制要想长期有效维持下去,光靠官吏的良心、操守肯定不行。
武祥这段时间吃住都在石头津税关,为的就是现场“督战”,应对突发事件。
因为税务事宜众多,所以武祥经常从早忙到晚,李笠不想扰乱对方的工作节奏,很快便离开税关关楼,向交易市场走去。
人亡政息,是自古以来的常态,但偶有例外。
比较出名的“例外”,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得罪了秦国的旧贵族,所以当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去世,他很快便倒了霉。
商鞅死了,但他的新法却留了下来,被后来的秦国国君实行下去。
原因道理很简单,其一,秦国国君意识到新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因为新发实行之后,确实让国家渐渐富强。
其二,受益于变法的新贵族和新的既得利益群体,已经站稳了脚跟,他们没有忘本,当然极力维护新法。
以上两点,使得商鞅即便死了,他的变法成果却保住了。
李笠来到交易市场,看着根据货物分类而分别搭建起来的“交易厅”、“交易棚”,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物流,很满意。
在确保百业繁荣的情况下征收该收的税,这才是共赢。
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有身着特别服色的税吏,有身着皂衣的吏员,又有身着各色裲裆的人。
各色裲裆上,后背写着数字号码,前胸左侧又缝着写有所属商家和个人姓名的白布条。
身着便服的李笠和随从们,行走在人群里,不是很显眼,但那些身着各色裲裆的男子,交易市场里“上蹿下跳”,分外显眼。
身着各色带数字裲裆的人,是驵侩(经纪人、中间人),用裲裆的颜色,区分其“业务范围”。
李笠反对“官驵侩”,是反对赋予驵侩“官商”身份来垄断贸易渠道,不是反驵侩本身。
即便中间商吃差价很可恶,社会也离不开经纪、中间商、掮客,这个时代也不例外。
所以交易市场必然有驵侩,但必须“持证上岗”,接受监管。
驵侩们根据交易市场里众多的交易制度,体面的为自己和东主获取利润。
几个驵侩从前方经过,李笠看着对方的“寸头”,忽然觉得有些羡慕:这种发型很清凉啊。
虽然已经入秋,但天气依旧炎热,这个时代没空调、风扇,让蓄发、扎发髻的李笠觉得头闷得慌,却不能剪发。
因为在古代,不算习俗的话,一般只有两种人会这样:其一,受了髡刑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