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中华留氏总谱下卷> 第024章 东阳太守留异和千年缙州古城芝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4章 东阳太守留异和千年缙州古城芝英(1 / 3)

芝英,千年缙州古城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晋之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再加东晋和三国时的东吴,又称六朝。那是一个军事政变如走马灯,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动乱年代。梁朝末年的侯景之乱,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成就了陈霸先的帝王之业,也刺激留异加速向地方军阀转身,催生了跨越梁陈两个朝代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缙州。

说到缙州,就不能不提留异这个人。留异,何许人也?他是南梁长山(今金华市区)地方的豪强,出身著姓大族。生在乱世,从小就有强烈的“自王(wàng,称王)之心”“为帝之志”。平时,常纠集一班恶少,凌侮贫贱,横行乡里,“守宰皆患之”。他做过驻守现在宁波镇海区西北海边蟹浦地方的头目,担任过晋安(今福州)、安固(今瑞安)二县县令。梁武帝太清三年(548年),侯景乱起,留异认为实现皇帝梦的时机来了,于是立即返回长山,招募士卒,拉起队伍。拉起队伍的第一件事,就把阻碍其势力发展的东阳郡郡丞(郡第二把手)及他的妻子儿女都杀了。这时,侯景正围攻都城建康,东阳太守沈巡出援都城,把东阳郡让给了留异。留异命侄留超监知郡事,也随沈巡“抗击侯景”去了。东阳郡的统治权从此落入留氏家族之手。留异心狠手辣,又阴阳两面,他明为抗击侯景,暗中却与侯景勾结,侯景署他为东阳太守;而与陈霸先联手讨平侯景的王僧辨,还对留异“抗击侯景”进行慰问,也以他为东阳太守。留异的东阳太守的位子稳如磐石。

梁太清三年(549年),身为交州司马兼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的陈霸先从广州挥师北上,与王僧辨联手讨平了侯景,又以帝位废立之争,诛灭了主要对手王僧辨,掌控了梁朝政权。为进一步铲除王僧辨的势力,陈霸先在绍泰二年(556年)二月五日,派侄陈蒨(qiàn,同“茜”)、周文育轻兵袭击会稽郡东扬州刺史张彪,留异以“馈粮食”应接。仅此陈霸先异乎寻常地当即撤东扬州,置缙州,任命留异“持节、通直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封永兴(今萧山)县侯,邑五百户。其年,迁散骑常侍、信威将军,增邑三百户,余并如故。又以世祖(即陈蒨。陈霸先无子,以侄陈蒨继位,是为陈文帝。陈霸先即陈武帝为元祖,陈文帝为世祖)长女丰安公主配异第三子贞臣。”(《陈书·列传第二十九·留异》)。

当然,陈霸先这一超常举动,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自三国孙权建都建业开发江南,东晋定都建康以来,浙中就以富庶繁荣和地处要冲,逐渐成为京都的心腹之地。如侯景围攻京都,东阳太守沈巡就及时带兵增援。这时,陈霸先虽未抛开十三岁的梁敬帝这个傀儡,但已开始了帝王之业的布局,缙州之设,是其精心谋划的重要举措。他知道,心腹之地,还需股肱之臣,因而留异这个出身东阳郡,又经营东阳郡政多年,以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具有相当实力的地方军阀,就成为拉拢利用的对象。

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原来,留异早已暗中与豫章(今南昌)太守熊昙朗、临川(今抚州)太守周迪、闽州(今福州)刺史陈宝应“共相联结”。特别是陈宝应也是闽中豪强,还兼任会稽太守,通过海运贸易,实力非常强劲,他娶留异之女为妻,与留异结为死党。因为陈武帝用心的错位,反而使留异有了可乘之机,加速梁末东南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地方军阀,联结成以豫章、临川为屏障,以晋安为腹心,以缙州为龙头的军事同盟。留异没有成为陈武帝的忠臣,反而成了严重威胁梁陈政权的心腹大患,他按照“为帝”的既定目标,在反叛朝廷的路上一步步在走。这是陈霸先设置缙州、任命留异为刺史的来龙去脉。

我国古代地名命名有个传统,除讲究独特不重名,更重视从现实的山河等自然地理实体中找到相应的名称。所谓“现实”,即就地、就近、就实。如东阳郡的东阳,就因其地处“濲水(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就名“东阳”。金华,因其地域上应“金星和婺女争华”的天区,而称“金华”。而金华又当古天文学婺女星分野,也称“婺州”。缙州,则因南梁永康的缙云山得名。

缙云氏是黄帝的号,相传黄帝曾在缙云山鼎湖峰炼丹而飞升,这是一座有“天下第一石笋”之称,且有丰富的神话传说的名山。据唐朝开元刺史王正容记载,芝英应氏始祖镇南大将军应詹因对苍生“润同江海,恩犹父母”,百姓尊之为神,缙云山亦立有应詹的神道。而应詹第九代孙应项,字时言,善黄老术。幼好之,每登缙云山学道返,年三十还官里园宅。宅之东隐隐于霄,紫云无际,乃建道观,名紫霄。缙州,以缙云山得名,甚得其宜,很有内涵和品位。

缙云山,唐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从永康析出,划归新设置的缙云县。唐玄宗天宝七年(784年)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现在人们都习惯叫“仙都”。

缙州有了“官”(刺史),有了“名”(缙州),“州治”(州政府所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