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坤老人在卧铺里面认出李忠信以后,整个人好像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金元坤对于李忠信这个传奇一般的人物一直有一种想要见一见的想法,他没有想到,坐火车的时候遇到了李忠信本人,而且还聊得十分开心。
金元坤对于中国汽车事业拥有着常人没有的感情,他总希望能够和李忠信见面聊一聊关于汽车方面的事情。
冉宏图和他说过一句话,他到这个时候还清晰记得,那就是中国汽车行业想要快速发展,李忠信是一个关键人物,忠信公司有钱,更对汽车研发方面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从汽车的小零部件一直到发动机,基本上都有着专门的研究人员。
特别是发动机方面,忠信公司投入的力度是相当大,各种先进国家的机器以及材料,忠信公司都不及损失地投入,虽然不能说中国国产的发动机一定会是忠信科研基地能够率先研发出来,但是,绝对有这样的一种可能。
金元坤心中清楚,国外工业革命那一百多年,那些发达国家一直走在了前面,可以这样来讲,汽车发动机的每一道工艺,每一项配料,每一个细节都是需要一点一点积累出来,是从不断地失败和缓慢地成功中走出来的。
无论研究出来什么样子的先进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努力钻研,必须经过无数次失败才会获得成功,要想真正有自己的技术,没有捷径,要接受对无数次的失败,而且要心甘情愿的接受。
在中国,想要搞出来一个真正属于中国技术的发动机,是需要无数科研人员经过多少年的研究磨合才能够研究出来的。
国外的那些发达国家从来都吹嘘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科学是共享的、透明公开的。
可工程学却是保密的、私有的,并不是说谁想公开就能够公开的,不光是工程学,其他很多科研成果都是一样。
在金元坤的当中,发动机的原理可以说是及其简单,而且这个原理在内燃机存在的200多年里从来没变过,用直白的话来讲,无非就是燃料燃烧致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了那些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
如何把功率提上来,重量减下去,寿命延长,效率提高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漫漫长征。
发动机大家都能够造出来,但是,同样是发动机,功率方面和发达国家的发动机没有办法比,重量方卖弄没有和发达国家去比,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方面更没有办法去和发达国家去比。
所以说,发动机的研究和生产,在中国绝对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而冉宏图说了,忠信公司能够经受得起失败,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做这个方面的事情,不但中国这边顶级的发动机研究人员被忠信科研基地挖了过去,而且还从国外挖了一些科研人员,在这个方面投资的力度相当大,从开始成立起来这个部门以后,砸进去的钱数已经是超过了亿元。
别的不说,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科研基地能够拿出来如此多的钱来专注地做一个事情的公司少之又少,他们主要都是拿来主义者,这些人认为,中国的发动机哪怕是研究出来了,也是和国外的发动机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够追赶上去的。
所以,他们宁可和国外的车企进行合资,直接拿来国外先进的发动机,拿来外国人制造出来的那些个零件,也不会去考虑自己拿出来钱来研究这个方面的东西。
这个上去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是,却是代表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中国车企的想法。
发动机当中最艰难的地方是主体的气缸,这种东西大部分都使用金属浇铸成型,其中过程还分为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
中国的铸造技术在这个时候和国外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铸造的工艺基本上还沿袭着一些古老的操作,现代的高科技的东西很少。
在金属进入模具以后,降温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因为金属疲劳最怕缺陷。
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另外就是,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亦极高,一般是铸铁或铸铝,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我们国内的技术还很落后。
虽然中国在这个方面都进行过科技创新,进行过多次的改良和提高,但是,还是和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用于航天技术方面的材料,都是属于国家级的保密东西,一般的企业是拿不到这样的一种技术和材料的,而且只是适用于小范围的科研还可以,大量的产出相当困难。
另外就是压铸模具和压铸机,这个时候世界顶级的机器在日德,之后是意大利,再后是其他。
模具要精密,耐用,适应自动生产,不能说铸造了几个模具就断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着掌握火候那可不行。
在中国,一般企业都是属于密集型的企业,而且基本上都是老的员工带新的员工,老一辈人还总有着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一些好的技术和经验,往往到死了都不传授给徒弟,这样也是制约了中国很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