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把他和巴姆洛夫斯基的贸易活动,定在了中国黑省的绥芬河。
绥芬河呢!是中苏边境上又一个重要口岸城市,它和苏联陆路相联。和它相对的是苏联沿海边区的格罗捷阔沃镇,两座城市有两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相通,两个火车站相距25公里。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1922年绥芬河边境开放时,居民达五六万人,店铺有250家之多,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来这里做买卖,一度被称为“国际商业都市”。
1933年日本侵占绥芬河,实行封边闭关政策,国内外资本和居民纷纷转移,人口下降到2000多人,变成了闭塞的死镇。
现在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是,由于受中苏关系这个大背景的影响,绥芬河还没有活起来,没有繁荣起来。
边境的城市就这样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开放就“活”,发展快,经济繁荣的速度相当快,但是,一旦封闭或者是闭塞,那么经济一下子就会进入快速衰退。
这个地方按照时间来算的话,中苏两国边境贸易有300多年的历史。
和黑龙江省接壤的苏联远东地区,远离苏联中心区域,这里森林、矿藏等资源丰富,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但农业和轻纺工业落后,不少日用品和食品供应短缺。
而黑龙江省则与之相反,农业和轻纺工业比较发达,短缺的正是对方比较丰富的那些原材料。这就使双方形成了十分理想的贸易伙伴。
在贸易形式上,主要是简便易行的“以物易物”,即你用这堆东西来换我这堆东西,大家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贸易形式依然保持了下来。
1958年5月12日,两国贸易部长换文,达成广泛开展两国边境贸易的协议。随后,两国交通部又达成协议,规定在黑龙江、松花江、额尔古纳河、乌苏里江、兴凯湖上,两国的商船为了贸易和其他商务活动,可以互驶对方水域和港岸。这两个协议的实施,使边境贸易更趋活跃。
然而9年后,到了1968年,根据中苏关系恶化的现状,双方消账,边境贸易往来就此中断。
按照最近一段时间领导人的做法,那就是,暂时性的除了中国和苏联除了两国政府间的贸易外,要大力发展边境民间贸易。
边境上成千上万的专业户,都可以搞对苏贸易。他要求绥芬河市的贸易公司主动行动,恢复和对方的边境贸易。
上面的领导说过,我们的蔬菜、水果、饮料等副食品和日用工业品很多,和他们以物易物,换回我们需要的东西。
如果有可能,要和苏联那边消除隔阂,营造融洽的气氛,要表现出大方、热情,多谈家常,多交心,多交朋友,不要板着脸做生意,不要以为只有板着面孔才是坚持原则,也不要直接谈政治,可以在谈生意中带政治。
在1985年的时候,戈尔巴乔当选*****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才使中苏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中苏贸易额从1984年的26.5亿瑞士法郎增加到1985年的46亿瑞士法郎。双方对两国的高层交往和贸易的大幅增长表示满意,中方同时敦促苏方在消除“三大障碍”问题上拿出行动,指出障碍不消除,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有限度的。??
也就是说,上层的领导现在开始看重起来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往来,黑省政府这边呢!也会大力或者是积极推动两国底层之间的贸易,李忠信选择这个节点和苏联那边搞大规模的贸易活动,这个时候很符合国家的政策和国家的利益,所以呢!在政策或者是政府方面,李忠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忠信对省里面提出来,忠信公司准备和苏联那边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联系,对于黑省的发展也是有相当大的好处的,忠信公司呢!最近几年也赚了一些钱,在江城和绥芬河以及江城到黑河那边,会建设两条省级公路,来作为省里面给予忠信公司政策的一种回报。
其实呢!李忠信心中清楚,哪怕他不对省里面说这些事情,不建设这样的两条公路,省里面也会批准忠信公司和苏联那边的贸易的,毕竟这个事情是上层领导已经定下来的基调。
还有一个就是,忠信公司和苏联那边进行大幅度的合作,边境方面自然就会给予一些方便,这样的话,对中苏之间的贸易会启到一个相当大的帮助。
黑省边境地区的人们已经穷困了那么多年,也应该让他们有一些好的生活了。
一旦中苏贸易开展好了,黑省和苏联那边的省市也可以达成一定的协议,在这个方面呢!忠信公司还能够通过巴姆洛夫斯基以及巴姆洛夫斯基上面的领导来操作这个事情,让中苏之间的贸易快速开展起来。
这样的话,对于黑省今后的发展将会启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这个时候是八六年,有这样几年的贸易往来跟着,今后哪怕是苏联那边解体了,也不会太过影响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毕竟这种事情是互惠互利的一件大好事。
巴姆洛夫斯基这边跟领导也做了这个事情的汇报,他上面的领导提出来,现在两国之间虽然有了一些贸易上的往来,领导人之间也有这个方面的共识,但是,现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