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脸色逐渐好转的李尚勇,李忠信开心地笑了。
李忠信心中清楚,父亲这个人虽然十分古板,是那种老顽固类型的人,但是,很多时候,父亲还是相当讲道理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按照正确的事情来做。
李忠信这次到省城那边去上学,打的是陈醒然的旗号,更有着到省城那边能够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学习氛围,能够靠上梦想的大学,这些事情的分量足够大了。
因为讨论李忠信上初中的事情,家里面晚上没有做饭,李忠信立刻就给姑父于金卓打过去了电话,邀请他们到忠信鱼馆那边去吃饭。
李忠信出去走了一大圈,基本上亲朋好友都是带了一些礼物的,姑姑家自然也不会例外。
于金卓现在在郊区那边当副区长,按照李忠信所说,基本上是一本正,小来小去的,朋友之间吃个饭,抽盒烟什么的他基本上来者不拒,可是,一旦有原则上的问题,于金卓绝对做到了不留情面。
和于金卓搭班子的都是长青乡当中的骨干分子,董国忠、梁国富还有宏克力乡的乡长白忠伟,他们都是一早就和忠信公司结下善缘的人。
长青乡这个时候的村长,或者是村支书以及各个乡镇的领导,都开始积极地向于金卓和董国忠他们的这个小圈子靠拢起来。
他们眼睛雪亮得很,无论是董国忠,还是梁国富,之前都是小村子当中的小人物,村子甚至都要穷掉底了,可是,就是这样的村子,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就成为了郊区最富裕的两个村子。
就连江城郊区那边最穷的宏克力乡都开始焕发了生机。他们这些人都知道,宏克力乡是归属于江城郊区最远的辖区,也是最穷的地方。
那地方的人,头些年经常能够听到冻死的或者是饿死的,每家每户劳作一年,甚至看不到什么钱,穷得一个乡里面都没有一家能够买得起电视机的。
可是,现在宏克力乡那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宏克力乡的农民开始走上了致富路,种粮食的时候依旧是种粮食,但是,在种粮食之外,他们开展了众多的副业。
江城那个叫什么忠信公司的在宏克力乡那边开展了不少合作项目,有养殖项目,还有粮食加工项目。
宏克力乡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成为了江城周边最大的养殖基地,无论是生猪的出栏率,还是其他的鸡鸭鹅的大规模养殖率,稳稳地雄踞江城榜首。
而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忠信公司投资搞起来的,宏克力乡这边的农民,只要是肯干,肯跟忠信公司签署合同,那么,想要养殖什么,就能够从忠信公司那边获得幼崽。
养起来卖出钱了,再给幼崽的钱。
如果养殖失败的话,忠信公司还会给予下一批的样子幼崽,直到你养殖成功。
那些亏损的钱呢!并不需要刚刚盈利的时候还,这个钱算是无息借给农民的钱,只要农民想要扩大规模进行养殖,只要能够听忠信公司方面派去的人的指导,钱可以无限地供给使用。
这些是全宏克力乡的村民都有的福利,而忠信矿泉水生产厂那边,更是宏克力乡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忠信公司在鹰潭三道山那边搞了一个矿泉水的生产企业。
这个矿泉水生产企业的规模是宏克力这边最大规模的企业,光是生产所需要的员工就到达了三百人以上。
这些员工招收的都是宏克力乡这边的贫困人员,工厂开工几个月以后,这些贫困人员便集体脱困了。
不光是家里面的房子得以修缮,家中都开始用上了电,就连电视机都拥有了。
可以这样说,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些贫困人员就脱胎换骨了。
这只是忠信公司给宏克力乡帮助的一部分,每年山野菜下来的时候,忠信公司的收购点大量收购山野菜,基本上村民们都能够从这个地方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更何况那忠信公司在宏克力乡那边搞的木耳养殖基地。
东北林业资源相当丰富,木耳的产量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并没有太过好卖,只是人们搞一些山木耳的采摘。
可是,忠信公司在前两年的时候,搞的那种木耳的全新养殖技术,搞的那种木耳培植基地,让宏克力乡这边已经成为了一个生产木耳的大乡镇。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数学问题,忠信公司的投入,最开始的时候,无非就是一个点,以点带面,以面代体,慢慢就形成了那种经济体系。
李忠信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学习不好,却也是明白这样的一件事情。
只不过李忠信心中有数,互惠互利,忠信公司的忠信食杂连锁超市今后所需要的这些方面的东西会很多,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来做,那忠信公司也没有办法进行发展。
所有的事情呢!因果关系是一个,帮助穷人翻身是另外的一个。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开始找于金卓和董国忠他们几个人靠拢了。
他们心中十分清楚,忠信公司那边他们不认识什么人,就是认识什么人的话,这样的一种事情也是需要公事公办的。
语气四处碰钉子,莫不如把那些精力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