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我的1982> 第一章 记忆中的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记忆中的家(2 / 3)

他们的儿子贾博比李忠信小一岁,是李忠信的忠实小跟班。

贾博的姐姐叫做贾丽娜,性子有点傲,比李忠信大一岁,除了和周围几个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时候会和李忠信扮一家之外,几乎不怎么搭理他。

他家的西屋姓王,李忠信管他叫做王姥爷,他和李忠信的太姥爷都是收容遣送站的职工,两家的关系相当不错。

王家一共有六个孩子,前面的几个孩子和母亲的岁数差不多,只是最小的王德军小了些,只比李忠信大六岁,不过他的辈分大,李忠信称他为小舅。

王德军很是争强好斗,是附近的孩子王,前世李忠信和他这个邻家的小舅特别好,王德军帮他打过几次架。

王家大姨家里有个女孩叫做杨静,因为长得秀气,而且是和李忠信从小就一起长大的,两家人都有着一种让他们结娃娃亲的想法。

李忠信知道,小时候关系好,只要一离远了,基本上就没有太多的可能,王家大姨夫单位房子分得远,再加上动迁之后没有联系,细算一下,后世的李忠信都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杨静了。

李忠信站在家门口正捋顺着记忆,蓝色的木头门由内向外推开,一个记忆中有些模糊的清癯老人走了出来,这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正是李忠信的太姥爷王秀太。

“老婆子,重孙脚扭了,快出来帮忙。”李忠信的太姥爷听敲门的崔山说李忠信脚扭了,他口中一边喊着,一边从崔山和马钢的手中接过李忠信。

李忠信的太姥爷接过李忠信以后,知道李忠信的两个同学要回学校上课,并没有留两个人进屋,很是和蔼地说道:“谢谢你们两个送忠信回来,这次不留你们了,下次到家里来,太姥爷给你们两个人弄好吃的。”

见到太姥爷和太姥两个人以后,他们慈眉善目的样貌一下子就从李忠信的记忆当中鲜活起来,一点都没有错,这就是最疼爱他的两位老人。

李忠信的泪水瞬间溢出眼眶,他此时最想的是要紧紧地抱住两位老人,想要把对他们的思念表达出来,可是,他却强行抬起胳膊把泪水偷偷抹干,装出来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李忠信的太姥爷叫王秀太,是民政局收容遣送站的管理食堂和后勤的干事,刚刚退休在家,太姥叫何淑清,是个没有上过学的家庭主妇,没退休之前一直在煤场打零工捡煤核。

老两口年轻时候就到了东北,在这边无儿无女,觉得生活单调而且怕没人养老,把侄子家里面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李忠信的母亲王雅清,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从乡下领到了江城。

李忠信的母亲是两位老人带大的,而李忠信则是从生下来开始就被两个老人照顾,对于李忠信的关爱几乎是无微不至。

隔代亲是我国的典型现象,到了第四代,那老人更是惯孩子惯的厉害,捧在手心里面都怕化了。

李忠信的脚扭了,虽然不重,只是有些红肿,可是,老两口依旧把他扶到了炕上,太姥爷忙前忙后的烧水热敷,而太姥则拿了一些李忠信喜欢吃的炒南瓜子。

李忠信并没有吃南瓜子,而是四下里打量着儿时记忆中的老房子。

地是碎半砖头铺成的,虽然看上去不太规则,可是却很整洁。

靠西墙的地方摆放一张吃饭用的老旧八仙桌和几个四条腿的老式方木凳子,略显油腻的桌子上摆了一把破茶壶和两个粗瓷的茶缸子,粗瓷茶缸子上面印着毛主席的头像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

离八仙桌大概有两米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用绣着大红牡丹花的布盖着的缝纫机。

八仙桌的对面是一个镶了一块一人多高大镜子的橘红色大衣橱,大衣橱旁边则是一个老式的一米左右的五斗橱,五斗橱上面摆放着一台收录两用机和两个插满假花的大花瓶。

一切的一切,都和记忆完全重合。

目光转回炕上,炕里面是父母结婚时候做的两口紫色樟木箱子,和五斗橱带锁的那个抽屉一样,装的都是家中的值钱物。

李忠信的记忆中,靠炕末端的第一个箱子里面有母亲的“许多宝贝”。

最好的宝贝就是一块能够做一套中山装的蓝呢子,呢面织纹清晰,平整光滑,有着一种硬挺的粗糙感。

李忠信的父亲李尚勇几年后帅气的穿着那蓝呢子的中山装,代表家倶一厂在二轻局演讲《理想在工作岗位上》的老照片可是一直留到后世。那时候穿上一身蓝呢子的中山装,绝对是代表身份和时髦。

除了蓝呢子外,还有两块黑色的毛料.李忠信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母亲到商店去买面料的时候,是会用手紧捏面料后快速松开,折痕迅速恢复原状的,就是好毛料。

箱子里面还有几件夏天穿的的确良衬衫,几块绸子,还有一些迪卡布。第二个箱子里面则是太姥爷和太姥两个人的贵重衣物——出席婚礼或者是参加活动时候穿的好衣服。

两个箱子上放着睡觉时候用的被褥,家里面的人把这个称之为“被隔”,和被阁的意思一样,就是放被褥的地方。

当时的褥子都不咋厚,微微有一点潮乎乎的,颜色一般都很花。

好听一点的说法是几种花色不一样的面料糅合在一起的,其实就是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