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余缩减为不到1000人。
虽然近些年吸纳了不少流民,城里总人口仍未超过6000。而且这其中近八成贫民都拥挤在外城区靠近东城门的窝棚内,外城近半区域和面积更大的内城却都被少数军官富户变成了私人宅院和作坊店铺。仿佛除了他们以外,这满城军民都是他们的奴仆。
城南不过5里便有一条宽不过百米的小河绕城而走,沿着小河两侧都是平整出来的农田,加起来应该足有近万亩,只不过城内人口减少后荒废了许多。
城市周边40里内基本都是平地丘陵,坐落着十来个村庄和少数私人农场,而百里之内也仅有吴家堡处在城东50里处的一小片平坦山谷内,其余皆为荒山林地,总体上说一句人烟稀少也不为过。
城北80里处翻过一座小山便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场,原先驻有一座大型军马场,现如今也早被废弃,仅有少数几个军官富户在那里散养了些骏马以供消遣。
再往北便是大武朝放弃的边境草原,目前是瓦剌、鞑靼这些马上民族的天下,只不过由于水草并不丰茂,荒漠化严重,除了少数前来做生意的商人,少有牧民会在这里定居。
昨天傍晚,许弘义带着200人押着十来个军官终于回到了安北城,留下余大郎和100人在那里暂时驻守。这次急行军总体来说有惊无险,虽然驻守的百户宁死不屈伤了我方十来个弟兄,但在余大郎的神勇和许弘义的弓箭下其人还是被当场斩杀。
有了许弘义的回归,吴麒锐不知为何就安心了不少,夜间也不再突然惊醒,仿佛这个人能压住她内心深处的恐慌和焦虑。
而在许弘义的兵马监管下,吴麒锐终于敢于将这几天盘点出来的诸多物资一一运回官仓统一保管。
这其中,有未脱壳的稻米1万担(一担为100斤),小麦2万担,而黍、稷、豆、粱加起来超过5万担。这么多的粮食,让全城百姓都惊呆了,更让负责搬运入库的200军户足足忙活了4天。
要知道,一个成年壮汉,每日吃一餐稻米,一年也就能消耗一担而已,这些粮食加在一起,足足够全城百姓吃上近5年。
于是乎,入库完毕的当天,吴麒锐便发布了第一道指令——开仓放粮。凡是城中居民,每人都可分得粮食5斤,连老人和孩子都有。
年节虽已过半,但家家户户顿时喜气洋洋,每当棚户区内升起阵阵炊烟,都能远远听到百姓在赞颂少堡主的恩德。没人知道吴麒锐其实更想以工代赈,只不过大过年的不好实施而已。
再然后便是金银细软了,这些天堡兵共抄没了黄金一万两,白银超过200万两,各色珠宝首饰古董玉器一时间无法估算价格,便都先搬进了千户所的私库,把千户所的二十间库房塞得满满当当。让在库房执勤的军户成天提心吊胆,看谁都像是图谋不轨的小人。
武库也终于装满了各式兵器铠甲,其中长柄刀、枪,短柄长刀、腰刀,还有各种杂式兵器如镗钯、马叉、狼筅等加起来超过万余。而各式锁子甲与带不带铁片的棉甲超过两千副,另外还有少量板甲、皮甲和藤甲加起来也有近百。
尽管火铳和鸟铳仅有不知能不能用的几十把,50个万人敌(火药□□)也说不清放了多久,两门红衣大炮更是锈的掉渣,但火药还真不少,足足有近两千斤,多亏北地干燥,这些存放在陶罐内的火药大多还未板结。
另外,还有私盐800斤,铁锭4000斤,各类做好的铁锅和铁质农具3000余个,棉布2000匹,丝绸1000匹,茶砖500斤,各色马匹500余……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总之,光是物资,就抵得上吴麒锐在吴家堡勤勤恳恳经营30年,而这对于百废待兴的安北城更足以称得上是一夜暴富。
吴麒锐缓缓合上账册,慢慢踱到窗边,看着夜空中即将变成浑圆的明月,思考着等正月十五过完,就该开始下一步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