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特派使者并公主一起上京。
这么大的大事,不可能不论功行赏。
赵闵身前书桌上摆放着边关来的奏折,耳中听着匈奴逃兵围城的事。
太监总管知道他的心事,特意讲明了沈涵的所作所为。
城门要破,赵闵不由心中发紧,连连追问。听到萧尧及时赶回,也不知是怒是喜。又听太监总管报萧尧的光辉事迹,心中更是滋味难言。
“所幸世子妃没事,那景象真是万分凶险啊,也不知世子是怎么想的,就这么把世子妃留在城里,一个弱女子就这么不得不站出来……奴才想到那场景就万分的佩服。”
太监总管一边说一边琢磨着皇上的脸色,这一会儿又是皱眉,一会儿又是担忧的,实在弄不明白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确实莽撞了,世子妃做的很好。朕想让京里的人都知道世子和世子妃的功绩。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奴才知道,定会办好此事。”
太监总管,从殿中退下,在廊下琢磨了半天,顿悟到皇上心里还是更看中世子妃的安危吧,立了这么大功劳的世子,也被说成了莽撞。至于功绩,皇上也是想世子妃的功劳被人传颂吧。
…………
匈奴求和,持续几十年动荡的边关终于安定的下来。
此事,在京城里引起了热议和轰动。各路官员得知新皇会大力奖赏镇国公一家之后,皆翘首已盼,只等镇国公世子回京。
也不知是几日的事,沈涵独自留守城内抗敌的事迹已传遍了京城。
沈韵带着女儿急匆匆地赶回家,拉着齐氏问道,“娘亲你都听说了吗?”
“娘都知道了。”
“这是好事,以前那些人总说妹妹配不上镇国公世子,这下谁还能说嘴?”沈韵想了想,补充到,“却也不是没有,还是那些没意思的话。”
屋里的人都知道,那些没意思的话,无非就是说沈涵的毁容。
“听说妹妹的脸已经好了,我真的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妹妹,定不会比别人差在哪里去。”
永安伯得知此事,也异常高兴。直言道,沈涵是自己最得意的女儿,在家在外很是扬眉吐气了一番。
沈芯依然出不了门,沈静倒是没什么妨碍。沈涵的消息依然是沈静告诉沈芯的。
近两年的挫磨,沈芯像是认了命,知道自己后半生可能都要在家庙里度过了,已不像之前一样嚣张跋扈,她冷着脸嘲讽道,“这些话给我说了没用,她沈涵过得好不好,与我有什么相干。”
沈静惊讶过后,又是一番挑拨离间,“姐姐就甘心一辈子这么下去?”
“不然呢?继续听你的,大闹一场?好让我们被父亲惩罚的更狠?或者是让我丢了性命?”沈芯的眼里闪过一丝恐惧,她不敢表露出来,这绝对是不能让别人发现的秘密。
沈静不知其中原委,见沈芯真是死了心一般,她的话也无法说下去,只能悻悻的离开。
沈芯望着沈静的背影,紧紧的咬着唇。她怎么不恨?怎么能甘心?可是她再做出任何举动,那些黑衣人,还有宫中皇上派来的公公,都不会放过她。
为什么好运都是沈涵的?
沈涵萧尧回了京,来不及回府就进了宫。
沈涵去见了太后娘娘,而萧尧则去见了赵闵。
刚一见面,萧尧就发现了赵闵因未见到沈涵的失望。萧尧不动声色的领了赏,随即告退,赵闵没有开口阻拦,但萧尧转过身时,又欲言又止了起来。
太监总管见此立刻道,“世子是要去见太后娘娘吗?皇上也要去请安…”
“对对,朕要去太后那请安,一起去吧。”
萧尧眼神暗了暗,抬头又是与平常一般无二。“皇上,请。”
长公主见沈涵还戴着帷帽,便道,“不是说这脸已经治好了吗?怎么还带着?难道还没治好?”
“回太后姑母,长公主,臣妾的脸是好了。只是露出这张脸会惹出麻烦,故而依然拿围帽遮住。”
“什么麻烦?”长公主奇道,“要说麻烦,倒是有一件,你在边关的事都传遍了京城,你又是沈将军的女儿,外边的人都以为你长得五大三粗,和那些汉子一般,你又带着帷帽,上了街别人也看不真切,还以为那传言是真的呢。要我说,你的脸好了,就该露出来给他们看看,也不会有人再说你是无颜女了。”
“正该如此,脸好了还带着帷帽不成体统。以前到罢了,现在还如此,可是会丢了镇国公府的脸面。”太后这番话属实有些重了。
长公主笑了笑,起身走到沈涵旁边,“你也别怕,母后就是这样,这屋里都是自己人。拿下来不碍事。”
沈涵屈膝行礼,到了一声是,拿下了帷帽。
啪,是水杯翻倒在桌上的触碰声。
这时宫女们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为太后娘娘打扫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