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和宗泽暂时还不知道西夏已经和金国达成协议,但赵桓的心思已经转向西夏。
他今日喊来宗泽,便是想敲定一些细节。
宗泽强带着对西夏搅屎棍的怒火,高声道:“陛下,西夏定然是要和金军联手,试图从陕西攻击大宋。”
“大宋之前被金国围攻,和陕西联络中断,陕西边军损失惨重,怕是不能抵抗。”
潼关北收复之后,赵桓方才收到陕西的军情和国情呈报。
但说句大实话,就算是赵桓,现在对陕西的状况亦是无能为力。
连年大战,陕西之地民不聊生,四处都是疮痍。
兼之陕西行政区域设置混乱,一时半刻,他连合适的官员都难以确定。
但今天,赵桓心里开始构思另外一个想法。
他昨天接到聂昌奏报,说原河北总管麾下,前军统制韩世忠抵达西京城。
韩世忠之前一直在山东济州(今山东巨野)一带,在敌后同伪齐、金军作战,收到的勤王信息较晚。
岳飞进军山东的消息传出后,伪齐和金军忙着调集力量抵御,韩世忠才得以回到西京城。
但此时的西京城,勤王军已经名存实亡,该编入新军的已经编入新军,还有不少士兵直接授予田地,在西京和汴京周围安定下来。
少部分勤王军士兵,则是返回原籍。
韩世忠的军职较高,聂昌不敢擅专,就快马呈报赵桓。
赵桓问道:“宗老将军,陕西之局,如何破解?”
宗泽带兵擅长,但制政并非他所长,沉思良久后才说道:“陛下,陕西之局,还须在人。”
“陕西满目疮痍,兵战乃是大事,不妨如河北一般,设置一总管统领。”
赵桓又问:“军为主乎?政为主乎?”
这个问题,却是把宗泽难倒了,因为提到陕西,他也是头大无比。
不单是他,包括李纲聂昌等朝堂重臣,亦是如此。
宗泽脸色微红,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老臣认为,理应以军为主。”
“陕西连年战争,民政之事,实在不好收拾。”
“老种、老折还在的时候,军务尚且能稳住,制政还算顺畅,但种家军一没,陕西完全无法弹压。”
“军务无法稳住,民政之事,就是无根之木。”
宗泽的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种师道在第一次金军围城被击退后,于1126年10月病死。
当时跟随他救援汴京的西军,因姚平仲劫营失败而溃散。
种师中救援太原时,所率的精锐西军又被金军全歼。
此时留在陕西的西军尚有二万多,没有了种师道和种师中统领,战力退化严重,兵员补充不足,几乎名存实亡。
陕西一线战场,种家军在西,折家军在东,东边尚能抵御西夏,但也只是限于防御而已。
赵桓既然有谋划西夏的打算,首先必须要稳住陕西。
否则,就算是击破西夏,没有万千大宋子民守御,没有任何意义。
宗泽的想法,和赵桓心中的构思完全一致。
赵桓赞誉道:“老将军所言极是。”
“敢问老将军,由谁出任陕西总管最为合适?”
这下,宗泽如何也说不出来了。
一个是他自己确实不知道,另外一个,他就算是有适合的人选,也不能轻易说出来。
但他心里打定一个主意,若是陛下提议折家,定然出口反对。
赵桓道:“老将军可知道韩世忠此人?”
韩世忠今年30多岁,小有名气,宗泽酷爱培养良将,自然知道韩世忠。
他略一沉思,急切道:
“陛下,此人老臣倒是知道。”
“他既是勇武,又有谋略,且在金国后方作战经年,对民务之事必定熟络。”
“难道,陛下准备让此人出任陕西总管?”
赵桓微微一笑:“老将军说对了,朕欲任此人为陕西总管,老将军赞同乎?反对乎?”
“老臣赞同!”宗泽脱口而出。
赵桓传令:“来人,传旨下去,任命韩世忠为陕西总管,宣其至平阳见驾。”
“令聂昌选取合适士子,供韩世忠挑选,作为其辅任官员。”
宗泽大喜,跪地道:“陛下英明!”
赵桓搀起宗泽:“老将军,你还没告诉朕,西夏哪几城是为战略要地?”
宗泽端详着地图,良久之后,缓缓说道:“自然是盐州、夏州和兴庆府。”
“兴庆府是西夏都城,最为关键,为方便攻宋,距离陕西不远。”
“另外,西夏腹地,也有几处非常关键,凉州、肃州、瓜州、黑水镇燕军司。”
赵桓点点头,“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