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2 章(2 / 4)

子的拿破仑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地图,其上已经用红线圈出了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剩下的那一半乌克兰。

拿破仑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与其在科林斯的地牢里慢慢腐烂至死,他宁愿在战场上拼杀到最后一刻。

“开心点,别觉得这是威胁,换个角度想,这也是我们对你的肯定。”阿罗微笑:“当然,我会让人照顾你那些家人,虽然还要在矿山里辛苦干活,但在这些土地并入科林斯的版图之前,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家人会一直健康的活着。”

……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几乎是被自己的子民逼迫而死的查理九世,他的葬礼举办得非常低调。

欧洲各国的报纸纷纷只转载了一篇不到200单词的报丧讣告,这待遇还不如维也纳上周意外去世的著名交际花有牌面。

对比失去统治权的哈布斯堡王室那份无可言语的悲伤失落,所有维也纳人民正欢欣鼓舞的欢迎科林斯派来驻守维也纳的总督。

那些不知沃尔图里内情的政客们还在背地里感叹科林斯的幸运。

先出现了一个妄想征服整个欧洲的“暴发户”拿破仑在前吸引了全部火力,连续几轮混战不仅消耗了各国实力,还给了科林斯出兵的借口。让科林斯以救世主的光辉身份在后面坐收渔利,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欧洲至高的统治权,顺便刷足了一波声望。

而今,也唯有科林斯有这个资格,不花一兵一卒就顺利接手刚刚改名的奥地利帝国。

有句话说的好:“国力相当,外交就是力量。国力悬殊,力量才是外交。”

昔日欧洲各国势均力敌,“快乐的奥地利人”方才能利用联姻等外交手段周旋欧陆各国玩平衡,维持住神圣罗马帝国的体面。

查理九世曾经也想过用神罗的皇位驱使西班牙、瑞典、普鲁士,还有梅第奇家族等各方势力联合起来,挡在科林斯面前拖延一下局势,哪怕只是几年,等到幼子长大能继承皇位了,就赌科林斯不好意思硬抢。

可惜他错在没有看清形势。

第一,他高估了“神罗帝国”影响力。各国王室明显更畏惧于科林斯战无不胜的威名,不肯为一把摇摇欲坠的皇位得罪科林斯,唯恐引火上身。

第二,他低估了法兰西大革命的后续影响,拿破仑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所代表的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仍然在冲击着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动摇了过往享有特权的贵族和宗教的核心利益。

拿破仑对法兰西最伟大的贡献,大概就是由他颁布的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保证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公民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让以往无声的下层阶级闻风觉醒了自我意识。

而法兰西大革命一开始,反宗教的激情便是最先燃起,也是最后熄灭的。这源于大革命前的一波带有反宗教性质的哲学思潮,弘扬各种新锐思想和革新观点,比如人类生来平等,所以应该废黜等级、阶级、和教职人员的一切特权。比如民众权利至上,社会权利至上。

法兰西波旁王室原就是罗马天主教会最大的支持者,甚至还有个“天主教第一孝子”的歪名。

尤其是在潘茜在科林斯建国后,肯定不能放任教皇国继续在亚平宁半岛横行,经过谈判后签订《梵蒂冈条约》,罗马教廷正式承认教皇国灭亡,以及承认科林斯国土的统一。教皇国领土退缩至梵蒂冈,成为独立的罗马城中之国“梵蒂冈城国”。

此外,《梵蒂冈条约》还规定了罗马天主教会不得干涉科林斯政治,甚至不能在公共场合谈论政治内容。没收教会名下在科林斯疆域内的所有地产、宫殿、庄园等等,虽然教会依旧不用交税,却也不允许教会在科林斯境内拥有地产、买卖土地。但是经过科林斯政府登记承认的神父,可以免费使用当地教堂布道。同样经过登记的神职人员每人能分到十亩责任田长期耕种,但不能买卖、出租和转让。

纵观欧洲历史,《梵蒂冈条约》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打击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极大程度震撼了天主教世界的权威。如果不是有潘茜的魔法和沃尔图里家族撑着,根本不可能进行的那么顺利。

随后科林斯又宣布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宗教组织都签订了相应的限制条约,一视同仁。

迫使罗马天主教会将对世俗权利的野心全转移到了法兰西。

后来,法兰西大革命开始,波旁王室有潘茜暗中报信,得以提前策划逃跑,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国库。

愤怒的人们便将矛头全对准了在法搅风搅雨的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有罪的、没罪的,大批神职人员被捕入狱,洗劫天主教会名下的每一处地产,没收教会财物,拍卖教会土地,去填补法共入不敷出的财政。

为了转移无数天主信徒的怒火,法共连续十几年到处给天主教势力泼污水,散播各种不利于天主教的传言,什么鸡女干、贪污、拐卖、勒索、谋杀,各种罪名有真有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