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格外快。
有麦华这样一个行走的审美标兵在,段溪每天都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甚至有越来越美的趋势。
麦华不光会扎漂亮的辫子,还会煲营养又美味的养生汤,不过几日,就连赵怡的脸色都被补得红扑扑的。
每天段溪最期待的,便是小姨的午点时间。
“今天吃什么呢?”刚被麦华按在小饭桌前,段溪的口水便已在口腔内打转了。
“小馋猫。”麦华端出来一碟香喷喷的点心,上头码得整整齐齐六个花纹型糕点,“尝尝看。”
段溪同赵怡两个已认出是最爱的梅花糕,眼睛便立刻笑成了月牙状。她们已养成了每日这个时候坐在小院中间享用美食的习惯了,麦华将小饭桌搬出来,还会贴心拿出两个漂亮的布垫,上头绣着好看的花,这样的生活,真是美啊!
这样的时日春光正好,日头也舒服,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完美食,再画画或练字或下棋,日子简直快活似神仙。
有了赵怡做伴,段溪读书上进的心思都强了不少,连带着麦华也跟着认了不少字。
可惜,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美好的午食时光。
“哟,两个月未见,溪姐儿长这么大啦?”熟悉的声音自篱笆门外传来,有些臃肿的身影却脚步如飞三两步就走到跟前,不是三婶朱氏是谁?
“三婶婶,您怎么来啦!”段溪站起来打招呼,一旁的赵怡见状,也忙站起来,露出一个腼腆的笑。
朱氏径自推开篱笆门,一双眼睛滴溜溜地四处打量:“可见二哥二嫂是发达了,瞧瞧这住的院子,啧啧啧。”
春光融融,草色青青,四方院里春意一片。
白墙青瓦的一排大屋,在阳光照耀下,折射着柔柔光芒。
同段集比起来,不知好了多少去。
朱氏眼尖,很快发现她们桌上的点心,自顾便抓起一块放入嘴里:“这读书人的东西,就连吃食上也格外好看,唔,味道也不错。我……我给芳儿和格儿也带回去尝尝。”
一边说,一边将剩下的四块点心包进随身的手帕里。
麦华皱眉,瞧着朱氏混着黑泥的手指缝,以及灰扑扑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手帕,脸色有些难看。
朱氏注意到她,问:“溪姐儿,这是谁?”
段溪答:“这是我小姨。”
“小姨?”朱氏上下打量麦华,“你是田儿庄的?”
麦氏出自田儿庄,与段集虽同在澧县,却是一南一北两个方向,且田儿庄陆路不便多行水路,是以麦氏同娘家人的来往也不甚密切,朱氏至今也认不全麦氏的娘家人。
麦华人本就水灵,此时不过简单一身蓝底白纹盘领棉衣裤,时下最普通不过的少女打扮了,但她别出心裁在头上配了一朵同色的绒花,鞋底上也绣着同色的竹叶纹,整个人瞧上去,便格外的大家闺秀。
落在朱氏眼里,也便格外扎眼。
麦华刚挤出一个客套的笑来,那朱氏便冷了嗓音只冲着段溪道:“你爹娘哩?我找你爹娘!”
便是瞧也懒得正眼瞧一下麦华。
麦华有些生气,但此人毕竟是姐姐的妯娌,即便再无理,瞧在姐姐的面上,便暂且忍了她。
但叫她好好招待这朱氏,那也是不能够的。
麦华便一声不吭,只低头收走了桌上的空盘,又拿出抹布将桌面擦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搬着桌子进屋去,走到一半又折返回来,将地上的两个垫子也捡起来一并带走了。
院子里顿时便空荡荡的了。
赵怡本能察觉不妙,随便寻了个由头回家去了。
朱氏向来是个不会察言观色的,只盯着段溪:“问你话哩,你爹娘去哪了?”
段溪回:“我爹在书院,我娘去小厨房了。”
“小厨房?”朱氏还没听过这个,“啥是小厨房?”
“就是书院夫子们吃饭的地方,我娘……我娘在那干活哩。”段溪留了个心眼子,没说麦氏是小厨房管事。
朱氏一听,就理所当然以为麦氏在那打短工,立刻来了兴致:“你娘在那小厨房干活,有工钱不?”
段溪睁着大眼睛:“啥是工钱?”
到底是个豆丁大的黄毛丫头,跟她说这些她也不明白。朱氏摆摆手,托着硕大圆滚的肚子道:“给我搬个凳子过来,走了这老远的路,腰都快要断了。”
搬家时朱氏肚子就老大了,过了这几个月朱氏的肚子更大了不说,整个人还跟发面的馒头一般臃肿得可怕,本就有些黑的皮肤上还长了好些斑,看起来就更,丑了。
段溪听话地从檐下搬来一个小马扎,朱氏接过来,有些笨拙地坐下,只拿眼角不住地上下打量段溪。
段溪向来不爱和这三婶说话,尤其被她用这样不怀好意的眼神盯着,更加觉得这朱氏在盘算着什么坏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