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时微微有些动容:“难道当时陛下就知道手书在太子的棺椁之中”周熠淡淡说道:“手书既然不在红梅馆,也不在皇宫之中,唯一的可能就是慧娘把手书藏在了棺椁之中。”苏时忍不住流露出一丝佩服的眼光,因为他也是在很久之后才想明白这个问题。不过周熠是怎么得到手书对苏时并不重要,接下来的问题的答案才是他想知道的。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轻声问道:“陛下是不是在翻阅了太子手书后,才会做出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把皇位传给平乐公主”“不错。”“应该不是为了弥补公主殿下”“不是。”周熠的眼神突然变得莫名的复杂,目光仿佛穿过紧闭的殿门,落在了周瑾的身上。周瑾正焦急的站在殿外,此时似乎心有所感,转身看向殿内。周熠很快收回目光,轻叹道:“因为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苏时吃惊道:“另一种可能”周熠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沉默了一阵才缓缓问道:“你知不知道玄武门之变发生在何时”苏时摇了摇头。“七月十八。”苏时并没有显得有多吃惊,因为这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对于苏时的反应,周熠似乎也不感到意外,他继续说道:“玄武门之变后,大乾就陷入分崩离析之中,在此后二十八年里,朕的皇子们各自割据一地,继而相互攻伐,以至于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只不过谁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才能,到最后反被外族所灭。”“太子妃和靖王呢”“未在手书上记载,想来在动乱伊始要么已经惨遭横祸,要么就不知所终。”苏时微微有些吃惊:“太子妃和靖王未被记录在手书之中”周熠轻轻点了点头:“所以当我看到手书上未有他们的名字,心里便犹豫起来,只怕传位给靖王未必是一件好事。”既然未在手书上留名,显然从历史上来看,他们的能力有限,难以当此大任。苏时忍不住追问道:“难道没有其他原因”周熠平静的问道:“你想说什么”苏时奇怪道:“陛下应该知道军中将士大都有追随靖王之意。”“我自然知道。”周熠微微一笑,“你大哥不也是其中一人。”看着周熠平静的神情,苏时心中一动,突然间想通了很多事情。既然周熠原本就想传位给周靖,只不过那时周靖还小,而齐王和赵王又如日中天,朝堂上的大臣依附者众。虽然左湘亭是文臣之首,但仅凭他一己之力又如何扭转乾坤。所以周靖得享太子余荫,得到军中将士的追随,周熠自然乐观其成,毕竟到了最后,皇位的归属还是要看谁的拳头硬。不过苏时的眉头又微微一皱:“既然如此,陛下为什么会向军中派遣监军”周熠缓缓说道:“五年前,军中将士因军饷之事军心不稳,有很多人就想借机把手伸进军队之中。”“齐王和赵王”周熠点了点头:“其中自然也包括太子妃。”苏时恍然道:“陛下派驻监军,就是想斩断齐王和赵王伸出来的手。”周熠叹道:“两位皇儿有了世家的支持,其财力已经不是他人所能比,如果不斩断这两只手,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军中将士又能有多少人追随靖王。”“这么说来,关于增加军饷一事,也是陛下故意压下来的。”“兵部之所以会提出增加军饷,并非真心为将士着想,而是因为两位皇儿为了拉拢军中将领而在暗中授意。然后他们又示意属下官员竭力反对,他们则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这样一来,自然就会得到将士拥戴,顺理成章把手伸进军中。”苏时微微一叹:“左大人之所以反对,自然也是看穿了他们的用意。不过其他人都是在做戏,如果到了最后只有左大人继续坚持,只怕会适得其反,影响到军中将士对靖王的支持。”周熠淡淡说道:“所以在朝堂上争论得最激烈的时候,朕直接下旨将此提议搁置,就是为了不让左大人成为众矢之的。”苏时缓缓说道:“而且靖王登基后,那时再让他施恩于军中将士,定然更能得到他们的拥护。”随即苏时又忍不住问道:“既然陛下已经为靖王筹谋多年,为什么突然间会因为一本手书而改变主意”周熠摇了摇头:“不只是因为手书”“还因为什么”“因为你。”苏时吃了一惊:“因为我”周熠轻轻点了点头:“不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你。”苏时困惑的问道:“为什么”周熠沉吟道:“其实一开始朕借势给你,让你千秋商号坐大,是想让它成为抗衡两位皇儿的棋子。”苏时苦笑道:“所以陛下的本意是准备让千秋商号与两位皇子斗得你死我活,从而消减他们的实力。”周熠并没有否认,因为这本就是他的计划。苏时又补充道:“当然陛下最希望的是我们斗得三败俱伤。”“不错。那种局面的确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周熠忍不住感慨道,“只不过你很聪明,懂得见好就收,所以才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把商号交给了平乐,而自己却想离开京城逍遥快活。”苏时立即辩解道:“我离开京城并不是想逃避京城的纷争。”“朕知道。”周熠的神情变得无比苦涩,“只不过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朕无法放你出京。”“即使陛下不想放草民出京,也用不着把我软禁起来吧。”“朕软禁你,不过是想让他们掉以轻心,认为你只是一枚朕用来敲打他们的棋子。”苏时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后来千秋商号无论做什么,两位皇子都没有在意,更没有针对千秋商号,甚至还乐见其成。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商号既然只是一枚棋子,只要他们登上帝位,这枚棋子掌握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