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胜也是惊讶不已,“我就说他不是随便写写的吧。这小子憋着一股子坏!这分明就是中国话三部曲!”
二人瞬间都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观众们也沸腾不已,议论纷纷。
“所以第三首歌是写书法?”
“中国话、汉字、书法!!原来前面两首歌都是在做铺垫啊。”
“苏爹:除了最后一首歌,前面都是铺垫。”
“不过书法要怎么写?中国话可以写绕口令,汉字可以写生僻字……书法,实在想不到该从什么角度切入。”
“期待期待。”
琴棋书画。
古人的娱乐方式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对于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大概就是他们的娱乐了。
古代文人不仅要会写文章。
这几样似乎都得会一点儿。
比如字写得丑,大概率科举是没戏了……
观众期待被拉满。
歌曲前奏也进入尾声。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这句歌词一唱响,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便出现了行云流水的行书,快速写就。
而实际上大屏幕上的字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这是苏晨特意设计的。
然而此刻大家都在听歌,并没有发现舞台后大屏幕上的彩蛋。
“歌词也太美了吧?”
“搭配着大屏幕上不断书写的毛笔字,简直绝绝子。”
“古典墨水味瞬间从屏幕里飘出来了。”
一个个行书字体的毛笔字写就,墨色渲染开来,看着一个个毛笔字写成,简直就是享受。
毛笔!
永远不是钢笔、签字笔能代替得了的。
粗细淡浓。
只有毛笔能够精准把握。
也只有毛笔才能写出意境来。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兰亭序》写的依然是一个爱情故事。
方文山好像很爱在国风歌词里写爱情。
《烟花易冷》是爱情,《兰亭序》是爱情,《青花瓷》依然是爱情……
最关键的是还都能写出不同的味道来。
这就很厉害。
而也就是在这时,歌曲迎来了a段的高潮部分。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歌词的画面感极强,听到歌词,听者很容易想象出一位风度翩翩的文人才子,手执毛笔落笔“题序”。
心中感情澎湃。
持笔良久。
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个满意的“情”字来。
情字何解?
谁又说得清楚呢?
也许它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也是它是一见钟情,也许它是一生一世,也或许是悲欢离合……
你风情万种。
情也有万种。
这一段音调拔高,情感也愈发浓烈起来。
但忽然唱腔一转。
从流行唱法变成了京剧小旦腔调。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
歌词是前面高潮部分的重复,而且重复了两遍。
但因为是戏腔唱法,顿时与第一遍形成了强烈的层次感和对比感。
三遍重复不会让人感觉累赘或者厌烦。
反而让人听后欲罢不能。
恨不得张谦就这么一直在戏腔部分重复循环下去。
因为太好听了。
戏腔一出,顿时令所有人耳目一新。
“戏腔太惊艳了叭!”
“我的耳朵瞬间怀孕。”
“我就不一样了……我肚子瞬间怀孕了。苏爹必须负责。”
“搭配着二胡、还有大屏幕里的毛笔字,我忽然想去学书法了。”
“是时候让我那不知道被放在哪吃灰的文房四宝重见天日了。”
“不愧是苏爹,写什么都有内味儿。”
“每一句歌词都美得像诗。”
李宗胜、罗群等人对这首歌的评价也是颇高。
严格来说这首歌其实算不得创新了。
是苏晨以前就多次呈现过的,华夏古典乐器、戏腔元素的融合。但它依然令人感到惊奇。
因为它加入了书法元素。
歌词、唱腔之间的起承转合,就宛若那一个个提笔写就的毛笔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让人不厌其烦听下去。
一般而言歌曲到了b段,会是a段的重复。
但《兰亭序》却在b段赋予了歌词以变化。
让整首歌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就如书法作品,每个字的书写或疾或徐,落笔或重或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