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将太子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此话一出,支持太子的大臣瞬间着急,暗地里行动起来。
首先就是大理寺的大理寺卿,掌平决狱讼。其他几个人也要一一查验蹊跷之处。他们都不信此事,没有什么猫腻,至于巫蛊之事会不会是真的?拜托,根本不可能,不说太子根本不信,再说皇帝早死,对太子没有任何好处。
外有敌国虎视眈眈,内有兄弟如狼似虎。现在正是对外紧张之时,皇帝死了不说内部,外部都会有风吹草动。
这一不查不要紧,一查,人证大部分都是伪造,虽说上下时间对得上,但内部有许多矛盾之处,就说那个宫女为什么在睡觉的时候走到那里去,而且。除非是跑 ,走路根本在短时间内到不了那里,而宫里是最注重礼仪,不能用跑的,只能用走,出了大事,也只能用疾走。
查大理寺卿,还真让他们查了点东西。不管大理寺的人里,谁是内应,大理寺卿都不可能不知情,所以最主要的是把大理寺卿换下来。
只要换下来,不管是锦衣卫先可以找到证据,还是换下来的人选,都在皇帝的内心人选中,只要换了他,下一个就在大臣的谋算之中。
所以在大臣上交大理寺卿,放走敌国内应,巫蛊之事,可能处事不公的奏折后,皇帝震惊的对大理寺卿冒出了几句脏话,可见他内心的恐吓与愤怒,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皇帝愤怒微笑中带着几句脏话)
大理寺卿当然不甘含垢忍辱,反要大臣说出证据。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揭露了起来,原来是大理寺卿之前交好的一个朋友,因为犯了一点儿事儿,(在大理寺卿看来,殴打他人至残是小事儿),被压入大狱后,被大理寺卿替换逃走。这件事往大了讲,也跟这件巫蛊之事扯不上关系,但最后逃走的那个人现在变成了敌国的大臣,虽说是个小官,但也是在敌国服务。
大理寺卿一脸震惊,估计他也没有想到,最后此人逃在敌国,只是认为他在隐姓埋名。
但是谁会知道敌国一个小官的名字啊!摔!
大理寺卿心里不由的冒起了几句粗话。此证据一出,不管自己知不知道,不管当时朋友是不是内应,自己就知道自己完蛋了,任何皇帝都会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更别提是和敌国有关系了。
于是在下狱的第一天晚上,大理寺卿自杀时就下了一封血书,大意是证明自己实在不知此人是敌国内应,放走之后,愧对祖宗,愧对皇帝。写的那叫个声泪俱下,字字呕血的内容。
皇帝在看后,也因内容里的种种往事,之前气愤一下想杀的,大理寺卿的九族也都放了一马。毕竟不知者无罪,皇帝只是气愤,他放走了敌国内应,怀疑他与敌国有关系。
在听完此消息后,本想打消皇帝怀疑的大臣家中,有多少摔坏茶壶的声音。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此事会重新查。
至于上奏的大理寺卿的那个奏折,最后会不会导致许多人的死亡。
大臣当然知道了,朝堂算计就是这么血腥又残酷。
古代生活就是那么血腥又无情。
算计到最后万万没想到,最后竟被大理寺卿算到了皇帝的内心。
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