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沈权便让内侍宣读圣旨,封孔孟为侍中,掌管门下。
也不忘林家父子这次劳苦功高,不辞辛劳请来孔孟,赏黄金千两。
这一懿旨让朝堂上的许多人不淡定了,谁不知沈权大动干戈让孔孟入京是为了接替前太傅的位置。
老太傅在的时候,也只是在宫中教皇子公主读书,亦不过是位受人尊敬的老者,何来实权。
可如今要让孔孟任侍中一职掌管门下,那岂不是要与林辅和梁才槊二人平起平坐。
“陛下,臣等知晓您看重人才,可这侍中……”
就在圣旨宣读完后,有位大臣站出来有所质疑,他是跟在梁才槊身边的老人,也是前朝老臣。
沈权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一出,其实一开始确实是想让孔孟做太傅。
可是南阳这一趟,也不得不让沈权提高警惕,现如今天下局势稳定,反倒是朝堂之上有人起了猫腻之心,不得不防。
就在他想明白这点后,已暗中去调查现侍中这些年来收受贿赂的证据。
这一事已有大臣多次禀奏,却没有十足的证据,他与梁才槊交好,做事也是滴水不漏。
这一次,沈权就打算来个釜底抽薪。宣读完好消息,自然就是有些人不好的消息。
罢免了现在侍中的官职,削了官位,交由吏部处置。
“我嘉靖官位有能者居之,绝不是这等朝廷蛀虫所能染指的”。
沈权发了怒,他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官员贪图享乐、收受贿赂。今日你贪一分,明日就有地方官员为你这一分加倍搜刮民脂民膏,那后日就会有老百姓无法生活而成为流民。
沈权最明白这其中利害,前朝也是因此乱的。
“陛下恕罪,是老臣糊涂,看在老臣年事已高……”
还不等他说完就让人拉了下去,给刚刚那位跳出来反对的大臣吓出一身冷汗。
“陛下英明”,梁才槊带头站了出来,跟上的是众大臣一致的肯定。
今日情形对他不利,先是跟随自己的老臣出来反对沈权的决策,再是多年好友因贪而被罢官。
现在他再不出来说句话,怕是下一个锒铛入狱的就是自己了。
自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之前,沈权也因为梁才槊掌管六部的权利过大让他有些担忧。虽说六部大多是自己的心腹,却也要早做打算。
这下子,林辅掌管中书,孔孟掌管门下,梁才槊掌管尚书,三人互相牵制,才可保太平。
下了早朝,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所有人都上前恭喜孔孟,他也只是与人客套一番。
想到昨日宫廷宴席,热闹非凡,他应付着那些不熟的大臣,好不容易偷空跑了出去,却被沈权抓了个正着。
刚看到他喝的有些醉,眼神迷离应当是没看见自己的样子,这才趁人不注意跑了出来,看来这皇帝是个会演戏的。
“孔卿家可愿成为朕的左膀右臂”。
沈权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这句话就是在问孔孟是否心甘情愿臣服于他。
孔孟也没有逃避沈权的目光,他给自己的感觉和当年一样、又不一样。
但他明白,从答应入京的那一刻,他就必须放下过去的芥蒂,他为的不是沈权、也不是嘉靖,而是这天下的黎明百姓。
“臣与陛下的信念是一样的”。
他没有直接回答沈权的问题,而是给自己留了很大一步退路。
他将用余生去效忠一位明君,但如若沈权失德,他不屑成为一个愚臣。
沈权放声大笑,不愧是孔孟,不愧是那个“不屑君心、无心功名,但求对得起苍生”的孔孟。
南夏时期就有人传颂“北有沈权,南有孔孟,文才武将,天佑南夏”。
年少时听得这话,也不为所动,他不知孔孟有什么魅力能让南阳百姓信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下朝后沈权又单独叫了林家父子二人去书房。
他问林辅如何看待孔孟为侍中一事,林辅只说陛下的决定自然是对的。
林辅作为前朝老臣,不光是顾之淳所看重的,也是他沈权所看重的,他信任林辅和梁才槊,却也不得不让二人互相牵制多年。
如今孔孟的到来,使得三人所处的局面格外稳定,不失是一个平衡朝堂的好方式。
林辅掌管中书,一直都是沈权所重视的,他掌握着朝廷的大小机要,参与议政,是沈权不可或缺的得力大臣。
而今让他自己请来的人成为制衡他的武器,沈权怕林辅心中不悦,才单独叫来加以安抚。
可林辅压根不在乎这些,反而林辅觉得孔孟来做太傅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现在这样安排正好。
而后,沈权又褒奖了林翯翀,说他少年有为。
“朕本欲你这次回来去兵部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