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学府外,神灸夜听了石狮子之言,忧心忡忡。急用慧眼通向天望去,欲寻五神使问清这金陵业报之灾,可观之四周,这常见的三尺头上神灵,如今却个个避着他。
神灸夜恼了,对天说道:“这金陵已非昔日金陵,百姓恭逊有礼、温良敦厚,你们却要这城遭灾,哪里说的过去?”
“上仙莫动气。”天空中传出一神使之声,其道:“金陵学府之劫,乃前生因今生果,百姓愚昧无知、助纣为虐所致。这毁圣人之书、残害儒生的恶业大若山川,直冲十八层地狱。儒生背后又代表着一方天体世界,世界中的天人、神人也一并受了这无妄之灾。加害天神的业何其之巨,若非这金陵学府出了圣人,这金陵城,那时便该被毁了去。
这些人最小的业债也要受三亿六千九百八十五万六千四百七十二次油锅,这地府最厉害的夜叉在怎么小心翼翼,也就行了那一万两千八百五十七次油锅,连零头都不到。汝说说,这业债要如何才还的清?”
神灸夜道:“可这‘祸及子孙’的事太没道理。因为先祖做的恶,无辜的子孙却要受连累而遭殃,这样的因果法则未免太过不公。”
“上仙,怎得这般糊涂。”神使道:“佛说,作罪自受其殃,无能代者。自作自受是一条因果的铁则,当然不会有自己作恶,却由子孙代受的理。所谓‘祸及子孙’只是一种惯用语,一种表面现象,其现象的形成和根本原因,乃是‘同业相引,共业感召,后报转为现报’所致。
‘同业相引’,泛指这往世造了相同种类的善业和恶业的人,彼此间有互相成为眷属的趋向;‘后报转为现报’,指的是那些来世才会承受的恶报,由于环境中遇到相关的恶因而被促发,使其恶果提早成熟,今世现报;或者本应于年纪较大时才受的恶报,提早于年纪较小时就受报。
这金陵的业报之债是‘后报转为现报’的遭遇,这城中的百姓多是金陵学府之劫袖手旁观,或明知不对,却忌惮朝廷不敢仗义执言的人投胎所致。业未当时而报,是因应享受的福报尚未享尽,恶报的缘尚未成熟所致。现今将受这业报之灾,乃是自作自受,并无不公平之处。
这些人本该受瘟疫、蝗虫、洪水、暴雨、冰凌、地震、干旱、战争等诸多灾难,由于初报后的道德回升,天已收回瘟疫后的所有灾难,仅引须弥山的一方石毁灭此处。别看这方石在须弥山只是小小的一枚石子,到了人间便是一座大山。这‘山’一旦压下来,以金陵学府为界,整座城和城中百姓都将化为粉末。汝还是不要管此事了。”
神灸夜听闻神使言,回到金陵学府,久久不能入眠,向东望去,见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来)的中央有一山耸立云端。这山有两层,下为“小须弥山”,上为“大须弥山”。
这“小须弥山”似人间之山,下宽而上窄。山体中多是洞天福地、亭台楼阁。建筑皆为山中石子所刻所雕,偶有泉水沿山壁而汇流成潭,或是滴落成池。潭、池中种着睡莲、凤眼蓝、水金英、水山楂等各种水生之花,幽香弥漫。潭、池中又多以石子在水中铺路,这些石子有大有小,大石上有的刻着龙、刻着玄武、刻着赑屃等神兽象;有的是天然而成的石阶,未经半点人工雕饰。整个洞天福地及亭台楼阁,与山体皆谓浑然天成,仿若亘古有之。
然而,这“大须弥山”外形与“小须弥山”却恰恰相反,乃是上宽而下窄。远远看去,犹如双臂紧贴,双掌共同拖着一物,而这物便是所谓的“三十三天”。这大须弥山金碧辉煌,皆因山中琉璃铺路,水晶做树,又以金、银为沙,处处皆是人间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宝,就连那流淌的河水都是宝石串联而成。
大须弥山与小须弥山的接壤处有一座宫殿,此殿已与日、月同高,因为有四大天王守卫在这里,故名为“四大天王殿”。
须弥山四周是咸海(海洋),咸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四大部洲分别是北俱芦洲、东胜神州、犀牛贺州和南瞻部洲,而这金陵城便在这南瞻部洲上。八小部洲分别是提诃洲、毗提诃洲、舍谛洲、上仪洲、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矩拉婆洲和拉婆洲。
须弥山地底一千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长度计量单位,为一头牛走一天的长度,大约为11.2公里)之下是八大地狱、阿鼻地狱及各大小地狱之处。再往下,依次为地轮、金轮、水轮、风轮。最地底,是无尽的虚空。
神灸夜见“四大天王殿”中,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均在殿中,却独不见南方增长天王之影。心下一惊,忙寻增长天王之影,扫过大须弥山,窥尽小须弥山,又抬头向天瞧了瞧,可仍不见增长天王之影。
忽听的一声音道:“你在寻我么?”这声音明明极近,似耳畔之声,可四周除了那石狮子外,却别无他人。神灸夜暗道,这声音应是来自另一时空,莫非是那增长天王在说话。
思及此,神灸夜又向天王殿望去,可仍不见增长天王之影。遂再次寻了一遍须弥山,却仍是失望而归。正欲抬头向天望去,忽听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