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追逐。
基本上,只要打上“皇家”两个字的匠人起码有三五年内都不用担心接不到活干。而在接活时候,“皇家”匠人们都会有志一同地加个背书——如果他们再被皇家招去了,那一切工作都会先被放置。
雇主们当然没有意见啦!雇主们简直欢迎死了这种情况。
到时候在宴会聊天时装模作样地来一句:我的xx到现在都没做好,因为我的工匠被皇家招去了什么的多拉风啊!
咳咳,其实对于工匠们来说此举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在如今,大部分被召集的工匠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大量零碎不需要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多半是由那些缴纳不起费用而不得不亲自来服役的匠人们承担。
这些人连替代服役的费用都出不起,生活自然颇为困苦,也因此,他们比起旁的学徒有更强的学习欲望。
有基础,肯干活,还愿意学,一来二去,老师傅们也看中了不少小辈。通常,一段工作结束后,总有那么几对成了师徒关系。
工匠间的师徒关系十分传统,在学工期间徒弟的吃穿用度都依靠师傅,而作为报酬,学徒学成后要为师傅免费打工几年作为报酬。打工的年数各行各业都有不同,一般来说,制品价值比较高的行业打工年数会更长一些。
这可不是当师傅的在剥削学生,在这个时代,学一门手艺是可以靠它吃一辈子的饭的,自己的子孙也能因其获利,甚至于在未来还可能抢占自己师傅的生意,因此,工匠之间的技能传授相当于是将自己的饭碗分出去一半。这么大的恩情,让学生打工几年着实不算多。
官方也非常鼓励这样的关系,甚至还会有意撮合,一方面是为了鼓励技能的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嘛……咳咳,就像聘用师爷得县官自己出钱一样,带着徒弟的师傅也是要承担徒弟的开支的,官方又能用好的匠人,又不用自己出钱聘用,岂不是美滋滋?
不过实际上官方还是抬抬手,免去了学徒的服役要求,也算是鼓励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以老带新的模式下,大明也渐渐培育出了一批年轻的制船匠人,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中西方的匠人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理念之战。
不怕他们战,就怕他们不战。
道理越辩越明,观念推陈才能出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争论和淘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乐氛围只会孕育腐败。
在西方的船匠到来之前,大明的工匠们先交出了这艘“太平号”。匠人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判定三大两小的船帆配比最为实用,三张大帆受制于材料的牢固性,被固定了面向,而两张小帆则是做了活轮。
如此,当船只在海洋上航行时,顺风之时便可用大帆,若要加速,也可打开五张帆,而若是遇到逆风之时便可收起大帆减小阻力,随即展开灵活的小帆寻找迎风面。
只要角度找得好,哪怕是逆风也能借到动力。虽然那样做船只肯定是斜着走,但在海洋上只要航行速度能够大于洋流的速度,不要停留在原地即可。
在海上,不怕逆风,就怕没风。
若是实在没了风……
那就只能靠脚踩了。
大明的匠人在船只的左右和后方都做了木轮,这一设计的灵感或许是来源于乡间用于灌溉的水车,这种改进后的轮船只要靠着脚踩就能带动履带,让船只缓慢前行。
但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人侧目的是船只的后方装了一个螺旋桨。
别小看这个在现代已经融入千家万户人尽皆知的动力设施,这种叶片状态的螺旋泵原本要在两百年后才能被发明出来。虽然它的原理就和风车、水车基本类似,但从大到小,从方形到圆弧,无一不是经历了千万次的实验和比对研究。
尤其是将其用在船舶的动力上,更是世界首创。
这并不是木白指点的,完全是工坊匠人们的灵光一闪。
此前,为了在枪管里刻画上能够让子弹的射距更远、精准度更高的弹道,大明开启了冶铁改进之路。
但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到了明朝基本已经到了传统工业的末端。
所有的技术能改造的都已经改造完成,原材料的升级也已经基本完成,留给明朝匠人们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于是,大明的工匠们就像现代那些习惯了快捷廉价的工业制品,开始追究起“古法制造”的现代人一样,重新将目光投向了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各种技术。
他们觉得说不定老祖宗想出来的不少办法其实是有用的,只是当年的原材料或者火候不到,所以无法达成最佳效果,因此,他们决定将新材料、新技术结合古法进行冶炼。
就像现代的商人也会用“古法”来忽悠涉世未深的消费者们一样,这些匠人也用这个说法忽悠了管事,于是,这个看似十分不靠谱的项目真的被立了起来,木白每次经过匠坊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换着花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