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河南开封后, 太子的车队一路南下,抵达了中都凤阳。
凤阳原本不叫这个名字。
若干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叫做濠州府的皖北小城, 但是这块土地孕育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从此改变了它的命运。
那人便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末打败张士诚夺回家乡后, 朱元璋便改濠州府为临濠府, 并将其封为中都。洪武六年, 老朱又将其改名中立府,第二年将都治迁至凤凰山以南, 更名凤阳。
但凤阳县最后并未迎来凤凰降落。
尽管朱元璋此前为了在凤阳建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派遣当时的心腹李善长亲临督建。但凤阳这个位于渭水之南的小城之所以在历史的发展中长期趋于小透明身份自有它的道理。
一个城市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超大型都市, 要么是有丰富的物产, 譬如盐铁矿或是金银矿,有矿产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大量劳动力, 人口自然聚集后自会形成城镇。
要么是交通枢纽,就像成都, 作为西南地区的东西南北贯通的中心点,成都便是依靠地理优势成为大型城镇。
再有就是政治因素,一国首都的身份注定了它是以商业和政治为重心的城市。为了喂饱不事生产的政治人才们, 势必就需要大量农产品和生活物资,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的交通和运输发展。
这点在俸禄以粮食为主的朝代格外凸出, 首要代表就是金、元二朝。
这两朝都在北平定都,而无论是从气候还是地理位置来说,北平都不具备成为首都的优势,但它背靠草原面向中原地带,地势又相对平坦,能够给予游牧民族最大的安全感。
为了供应北平的物资, 元政府不得不花费大力气疏通昔日的隋唐大运河,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横向运河改为了以北平为终点的纵向。
如此才有了后世的京杭大运河。
而凤阳这些都没有。或者说,它原本是有机会有的,奈何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
这里不得不提凤阳的老邻居——淮河。
这条夹在黄河长江之间的河流曾经也是养育一方水土的母亲河,但在南宋时期,治理北方的金王朝吏治腐败,金章宗任人唯亲,拒绝了水监丞田栎治理黄河河道的建议,以至于在公元1194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发生大决堤,翻涌的洪水轰然南下,直接涌入了淮河水系,这便是绵延六百余年的黄河夺淮事件。
自此以后,黄河多次泛滥均是侵入淮河水道,其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堵塞了淮河的入海口,以至于淮河水不得不改道与长江合流共同入海。
这一激烈的地理变化也直接致使原本富饶的淮河流域开启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模式。
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淮河水泛滥时候是什么场景,这么说吧,后世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便是因为淮河水泛滥所形成的,这点从它的名字便可看出当时人们的怨念了。
从第一次黄河夺淮开始,此后的百余年间,满溢的淮河水一次又一次地将流域内若干个小湖泊淹没,这些小湖泊渐渐连成一片,最终形成了这个巨大的淡水湖。
在后世生产芡实、青虾、洪泽蟹的渔民好帮手在如今,可是犹如头一口口将附近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农田吞噬的猛兽。
凤阳县虽然不至于像无数淹没在历史中的县城一样被淮河水吞没,却也被其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
正因为时常泛滥的淮河水带走了土层中的营养成分,使得农田盐碱化。
久积不退的洪水就像是夯土机一般将农田压得板结,只有靠耕牛的力量才能将土地犁松。
而众所周知,一个贫穷的村庄里,一群穷苦的农民都是买不起耕牛的。
所以,凤阳县的农民们长期只能在贫穷线上挣扎,除了拥有耕牛的地主之外,普通的农民基本就没可能从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获得足够的粮食。
这片土地在漫长的两三百年间夺走了无数农人的生命,最为著名的便是朱元璋的父母兄嫂,可以说若不是他们的相继离世,当年还年轻的朱元璋或许不会做出改变他人生的种种决定。
也因此,在功成名就后,朱元璋最终还是选择了将自己父母兄嫂的坟墓迁回了凤阳老家,并将明皇陵也修建在了此地。
难以发展漕运,农田出产不丰,当地也没昂贵的有价金属矿,唯一的铁矿还是品质不好的贫矿。如果不是孕育出了一个洪武帝,这座小城可能还会继续默默无闻下去。
但偏偏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作为农民的孩子,朱元璋发达之后立刻就想着建设自己的老家,对于老家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
而他想得也很简单——地不富?多耕多养就富了。人不多?那就从周边迁人寸来。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