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已经许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镇北王府聘礼之丰厚,规格之隆重,几乎可以媲美皇子的规制。
尤其是那对活雁, 一路上更是惹得不少人啧啧称奇。
十月已近深秋, 京畿哪儿还能找得到活雁, 就算下聘也只是用木雁代替。
活雁必是去南方猎得的, 而且, 还养得这般精神十足, 又肥又壮, 怕是费了不少工夫。
光是这一对活雁就已经足以表示镇北王府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再看这些聘礼, 一眼望去,看不到队首,也看不到队尾,还有一队家丁吹吹打打, 隆重又不失热闹。
静乐没有另请媒人, 而是亲自上门下聘,以表郑重。
一路上,不少百姓围观, 羡艳不己。
盛兴安红光满面地接待了镇北王府的人,镇北王府的重视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爽快地答了一句“允”。
聘礼就放在了仪门, 供盛家的亲戚们看, 仪门处摆得满满当当,几乎都快要塞不下了。
无论是这精神奕奕的在笼子里踱步的活雁, 还是一件件价值不菲的聘礼,都看得人赞叹不已,给足了盛兴安脸面。
静乐被迎到了正堂, 两家正式签下了婚书。
“亲家,”静乐含笑道,“关于婚期,你看十二月初五如何?”
盛兴安直接就拒绝了,说道:“十二月委实太急。”
静乐又问:“那一月呢?”
她态度温和,作为男方,把姿态放得低低的。
盛兴安答道:“一月也太早了,颜姐儿才刚及笄,我还想再多留些日子。”
他这话自然不是为了为难静乐,按古礼,男方三次请期,女方才允,如此是为了向男方表示,这姑娘是我们家珍爱的,是你家三请四求才得来的。
静乐再一次道:“那就三月初九?”
盛兴安允了,两家皆大欢喜。
这日子,这是静乐亲自去求空明禅师帮着定下的良辰吉日。
一切定下后,刘氏就遣了孙嬷嬷前去禀告盛兮颜。
盛兮颜就在自己的院子,她的脸上涂了淡淡的胭脂,戴着一套红宝石的头面,衬得比往日又娇了几分。她坐在堂屋里,身边围着的是本家的叔母伯母,堂表姐妹,还有她的几个庶妹们。
她们说说笑笑,话题全都围绕着镇北王府的那些聘礼。
盛兮颜端坐在那里,唇角微弯,眼中含笑,对她们的一些调侃,除了微笑就是微笑,一本正经的装乖。
唯有在听到一对活雁的时候,杏眼里含着光。
孙嬷嬷喜气洋洋地进了堂屋,笑着福身道:“恭喜姑娘,老爷已经允婚,婚期定在了三月初九。”
她双手把婚书呈给了她。
这一刻,盛兮颜原本平静的心湖仿佛被掷进了一颗小石子,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她的手指几不可见的有些颤抖,慢慢接过了婚书,缓缓展开,正红色洒金粉的婚书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与她名字在一起的,是“楚元辰”三个字。
盛兮颜的心蓦地定了。
她的人生终于可以彻底不一样了。真好。
盛兮颜捏着婚书的手不禁用力,但立刻又放松了下来,快速地眨了眨眼睛,掩去了片刻间的失神。
她的嘴角泛起了淡淡的笑意,一直弥漫到了眼角,整个人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见她面颊微红,都以为她在害羞,于是众人就你一语我一语地说着:
“颜姐儿真是好福气呢。”
“听说镇北王世子这次回来就该袭爵了,指不定我们颜姐儿一嫁过去就是镇北王妃。”
“静乐郡主今日还在东城门和西城门施粥,说是给我们颜姐儿祈福。”
盛兮颜的心绪渐渐平静,她把婚书小心地折拢,放回到匣子里。
见她这般郑重其事,三姑娘盛兮芸用帕子掩着嘴,笑道:“听说镇北王世子对大姐姐在意的很,还好大姐姐跟周家的亲事不成了,不然,哪能觅到如此好夫婿……”说着,她轻“呀”了一声,眼神闪躲地说道,“大姐姐,是妹妹说错话了,你别怪我。”
四下静了一静。
她们都是盛家亲眷,自然是知道盛兮颜曾经与永宁侯世子订过亲,只不过,在现在这种场合,说这话也实在太不合时宜了。
盛兮颜淡淡地笑了,大大方方地说道:“确是如此。”
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不过,三妹妹,这咋咋呼呼,遮三掩四的,说是道非,成什么样子。”盛兮颜面上依然是温温柔柔,还含着淡淡的笑容。
她是长姐,又是嫡长女,训诫底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