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范宁一行离开扬州继续北上的同时,明仁、明礼兄弟也乘船抵达了福州闽县,福州和建州就是今天的福建,在宋朝,这里是大宋最重要的白银和茶叶产地。
另外陶瓷、农作物以及港口造船业也很发达,像南面的泉州,是大宋最发达的远洋港口,南洋、天竺乃至于波斯、大食的商船都会来泉州停泊交易。
除了物产丰富、航运发达外,福州的人文科举也在大宋十分有名,以至于人才辈出,像北宋中后期著名的蔡氏父子,蔡襄、蔡卞、蔡京,相国章惇、余深等等,都是福建人。
福州和建州的银矿除了官营外,也有不少权贵获得开采权,不过他们开采冶炼出的白银一般要求卖给官府,但也并不是那么严格,否则也不会有‘官银’这种专用称呼了。
大量私人铸造的银锭也同样在大宋各地流转。
朱家在福州也有一座矿山,朱家买的是铅矿,只是铅矿中也伴生大量白银,另外还有一座焙茶厂,在福州经营了十几年,由一名资深大管事坐镇。
除了矿山外,朱家还在福州和泉州各开了一家朱氏钱铺。
接待明仁、明礼兄弟的管事姓王,是朱家焙茶工坊的主管事,焙茶工坊正好就在连江县。
明仁和明礼抵达闽县的第二天,便坐在一辆牛车赶往连江县。
“我前两天专门打听了一下你们要找的那种石头,还真有人知道。”
明仁和明礼对望一眼,两人大喜,这么快就有消息了,明仁连忙问道:“矿场在连江县吗?”
“好像在连江县和罗源县之间,一条河的两岸,具体在哪里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等到茶厂后你们再具体问一问,是我工坊中的一名焙茶匠人告诉我的。”
马车在路况不太好的官道上一路颠簸北上,连江县距离闽县很近,牛车当天晚上便抵达了朱家位于连江县的焙茶工场。
宋朝八成的茶都来自于福州和建州,这里茶品质好,产量大,可以满足宋人对茶的巨大需求,茶叶采摘后要先简单发酵,然后制成茶饼,再烘焙干燥后,运往大宋各地。
福州和建州的焙茶工坊有数百家之多,朱家的工坊算是比较大的一家,拥有工匠一百余人,在一座茶场内建造了数排房屋。
包括发酵、制饼、烘焙都在这里进行,制出的优质茶饼主要供应京城,另外,工坊内也有一间养茶屋,专门养制少量的高档茶饼,像朱佩送给范宁的凤茶,就是在这里耗费了十年时间养成。
一间焙茶的屋子里,木材在炉子里熊熊燃烧,一名老工匠眯眼打量着手中的凤凰暖玉,这是明仁和明礼带来的样品,范宁当年从奇石巷中淘到。
“没错,这就是我家乡出的凤凰蛋,没想到会变得这么漂亮,真像蜂蜜凝固而成,而且一般没有这么大,大概都和拳头一样大。”
“这种石头很多吗?”明礼问道。
“我们家乡不少,在寿山溪的两岸比较多,但其他地方就没有听说了。”
明仁迟疑一下又问道:“你是说,这石头是埋在土里,不是在山上?”
“当然是在土里,实际上它们是埋藏在寿山溪两岸的稻田深处,很多人又叫它田黄石。”
“对!就是田黄石。”
明仁和明礼顿时激动起来,范宁就是这样称呼它的,田黄石。
“可是这种石头并不值钱,农民从田把它挑出来,都扔到寿山溪里,或者挑回家里,用来造房子,或者垒猪圈,你们买它们还不如买寿山石,那玩意比较值钱,一块大石能值几百文。”
“我们老爷子想用这种田黄石造塔,所以让我们兄弟来大量收购。”兄弟二人开始胡说八道了。
王管事在一旁道:“老关,放你三天假,你带他们去产地看看,我也跟去,回头给你结五百文钱一天。”
“哟!太感谢管事了。”
.......
寿山在罗源县和连江县交界处,这里有几座寺院,人口也不少,还有两座专门开采寿山石的矿场,寿山石在隋唐时就比较有名气了,主要用于雕刻,本身不属于观赏石,很多寺院的佛像就是用大块的寿山石雕成。
在寿山脚下,一条长长的溪流向南方蜿蜒流去,这就是寿山溪,田黄石就产在中游两岸数里长的地下夹砂层中,上面却是稻田。
陪同明礼和明仁前来的王管事会说当地方言,否则兄弟二人根本就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另外当地里正也陪同他们,里正姓杨,皮肤黝黑,相貌干瘦,他能说一些比较蹩脚的官话。
杨里正指着溪流两岸的稻田道:“小官人说的田黄石就在稻田下面,把泥土挖掉就会有夹砂层,田黄石就在砂子中。”
“这些稻田可以买下来吗?”
杨里正呵呵一笑,“买当然可以买,只要你出价让大家满意。”
这时,王管事把明仁拉到一边,低声道:“小官人,这边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