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收获的季节,姜清宁早早的就起来了。
周老爷子最近的订单比较多,所以便让周北禾和姜青柠一块儿来收庄稼。
玉米和花生都是旱地的,首先收的便是玉米,玉米这东西,在平安县还不常见。
此时不少人都在那边围观,有些人便主动过来帮助姜清宁收玉米。
六亩地,一棵一棵的掰下来,整整掰了三日。
“这是什么东西?这真的能吃吗?”
“这怀安娘说能吃那就一定能吃,可惜俺家今天没有跟着种,等明年,明年俺家一定要种玉米!”
不少村民都议论纷纷,虽然还对玉米持怀疑态度,但是都嚷嚷着明年一定要种玉米。
将玉米全部拉回家,堆积在院子里,此时的玉米都还没有脱皮,要等一切安定下来,然后再一个一个的把皮剥掉。
玉米地收完,然后就是花生地,花生大家都知道,镇上就有不少卖花生米的,只不过花生米太贵了,大家都没舍得买,自然也没有人会想到去种。
等田里的庄稼都收回来之后,一家人便围在一起去剥玉米皮了。
为了提高效率,姜清宁将一根筷子的头削成尖的,然后在玉米皮上戳一下便方便撕去玉米的皮。
这天姜清宁正在忙碌着,忽然旺财从外面跑了进来,“东家,东家不好了!”
“怎么了?”姜清宁皱着眉头问。
“东家,今天来了好些人说要退款,少说得有几十个人,我也拿不准主意,便连忙来问您了。”旺财缓了半天才脱口而出。
“只要货他们没有用,想退款退了就是了。”姜清宁毫不在意的说。
“可是东家,也没见过有这样的先例呀?”旺财着实不懂,哪有卖出去的东西再退回来的道理?
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过。
“这两天来退货的人应该不少,你都注意注意,只要货品本身没有损害,便给他们退了吧。”姜青柠叹了口气,便对旺财说。
做买卖嘛,有人来退货,那不是常事?退货这种事情在现代已经司空见惯了,只不过古代确实很让人难以接受。
想必这些人又是受了谁的指使,想要让她难堪吧。
可惜了,这些人的算盘珠子终归是蹦不出来了。
旺财虽不解,但还是按照姜清宁的吩咐办了,反正东家都发话了,她照办就是。
等玉米都收完了,就该收棉花了,五十亩地的棉花,光靠姜清宁几人肯定是收不完的。
所以,只能招人来收,周家村的村民们早就等着姜清宁发话了,消息刚放出去,就有人抢着来报名。
这年头能吃饱饭的人家都不容易,若是能赚银子,谁还愿意守着田过苦日子啊?
姜清宁在府城开铺子的事情,早就在周家村传开了,而且姜清宁招人,向来出手阔绰,所以大家都盯着她呢。
但凡有个风吹草动的,立刻就在村里传了起来。
村民们都是种庄家的老手了,虽然没有采过棉花,但是只要姜清宁一教,基本上全都会了。
当然了,姜清宁还是会亲力亲为,这样也省得麻烦别人。
姜清宁一共招了四十人左右,其中男女各占了一半。
因着棉花数量不少,天气又热,所以姜清宁给开到五十文一天的工钱。
闻言,大家皆欢天喜地的钻进了棉花地里,专注的收起棉花来。
等棉花收完,姜清宁才请了村长和里正过来商讨棉花种植事宜,姜清宁打算建立一个棉纺织厂,专门收棉花,制作成棉布或者棉被之类的,然后出售。
棉纺织厂的位置在姜清宁开办的工坊后边,后续招工做棉衣,棉裤以及棉被的事情姜清宁都已经想好了。
“怀安娘,你这棉花真能保暖?”
村长坐在椅子上喝茶,听了姜清宁的计划,不免担忧。
姜清宁棉花种的多,但是万一没有她说的效果可怎么办,那不是赔本买卖吗?
“村长,这棉花是我要种的,这厂也是我要开的,要是真达不到效果,那也是我赔,不会连累周家村的!”姜清宁笃定的说,她知道村长担忧的便是这买卖做不成会连累周家村。
“既然如此,那咱们这棉纺织厂,我们村就支持!”
村长表明了态度,然后就由里正出面去找村民,大家都挺信任里正,而且姜清宁那边开的价钱又高,大家都愿意去干活。
这首先,姜清宁便是要教会他们弹棉花,这弹棉花是手艺活,有些人还真不一定能学会。
当然在弹棉花之前,要先把棉花的子给取出来,否则到了冬日,棉花就会变硬,穿不透,而且也没法做棉被,所以姜清宁特意带领众人,在山脚下寻到一处平坦的地方,开始教大家如何取棉花籽。
这棉花籽挺好取,所以大家做起来也很顺手,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