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统计大明> 第二百三十五章将帅失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五章将帅失和(1 / 2)

跟这些人了一大堆,暂时应该能压制这些人一段时间,但是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有一个有威信的人才校

所以回到紫禁城,朱慈烺并没有急着拐回东宫,而是先来找了崇祯。

崇祯这次倒是没有批阅奏折,正在那读书,看着他来了,指了指边上的椅子:“坐吧,又怎么了?”

朱慈烺生气的道:“父皇,您怎么着也是讲武堂的校长,这讲武堂您怎么就不管管?”

崇祯疑惑的问道:“讲武堂怎么了?”

朱慈烺摊摊手:“同学打架,结伙闹事,侮辱烈士。”

崇祯哦了一声:“那开除就是了!你看着办吧!”

朱慈烺摸摸鼻子:“父皇,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吧?”

崇祯抬头惊讶的看着他:“你管那忙家伙叫孩子?他们大的都三十岁了吧!都而立之年了,你还管他们叫孩子?

再了,你才七岁你管人家叫孩子?你也好意思?”

朱慈烺也是脸一红:“父皇,我不是那个意思,您想,他们都是子门生,那话做事都代表着您的脸面,您作为他们的校长,又是他们的老师岂不是有监督之责嘛!”

崇祯点点头:“就算你的有道理,行吧,你想什么就直接吧!不用拐弯抹角了!”

朱慈烺不好意思的道:“父皇,您看,这讲武堂迁出到城外,您日理万机,我呢又太不便出宫,所以您看是不是再给讲武堂招几个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崇祯点点头:“好吧!你又看上了谁?”

朱慈烺惊讶的看着崇祯,什么时候,自己老子这么聪明了,自己的想法一下子就猜透了?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您看谁合适呢?这人最好懂军事,又有威望,最好带兵打过仗。”

崇祯皱眉想想:“这样的人选还真不好找,最近又是建奴范边,朝廷用人之际,很多将才都要留用。”

朱慈烺凑上来道:“父皇,听最近卢象升跟杨嗣昌不和,这将帅不和可是军中大忌!”

两人意见不和也不是从最近开始的,一直以来,卢象升就是一个主战派,主张攘外为第一要务,认为大明今日的困顿局面都是因为建奴滋扰。

只要大家勠力同心,熬几年苦日子,先解决了建奴,那么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否则,建奴不灭,辽响不绝,辽响不绝责流寇四起,流寇四起加征练响。

如此才形成了今日之恶性循环,所以光灭流寇没有用,应该先灭建奴,在回头收拾流寇,到时候加派响银尽去,流寇自然犹如无根之萍,顷刻可灭。

但是杨嗣昌跟他的理念确恰恰相反,他觉得建奴已经形成气候,非倾国之力不能应对,应当先灭流寇,哪怕跟建奴讲和,也要稳住国内局势,使得大明能抽调全部兵力应对建奴。

这两人之争,也是大明的两派之争,一个是对内剿对外和,一个是对内辅对外剿。

这次争端显然是杨嗣昌代表的内剿派占据了上峰,杨嗣昌也当上了兵部尚书,入了阁,所以作为对头卢象升自然就受到排挤。

加上卢象升这人性子直,意气用事,所以屡屡顶撞杨嗣昌,所以最近两人经常相互弹劾。

所以朱慈烺一提此事,崇祯就想起了卢象升,不过崇祯因为两人相互弹劾之事,对卢象升并没有好印象。

曾经在一份斥责的圣旨中这样:“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姑念近经薄降,且着策励自赎。如再逗延虚饰,定行重治。”

所以朱慈烺提卢象升,崇祯心里并不觉得他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朱慈烺见崇祯犹豫,想了想道:“父皇,卢象升虽然并不是最善于谋略之人,但是他经历大战无数,百战百胜,善于练兵。

讲武堂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知兵能打仗,又勇敢正直的人,这样才能给讲武堂的学子带去一身正气,父皇可取他一个‘忠’字!”

崇祯听朱慈烺这么,才终于脸色舒缓下来,是啊!多好的才华,大的本事,也不如一个忠字。

崇祯沉吟着道:“此时勇士营等新军北上,卢象升在调回京城,那剿灭流寇之事当由何人主持?”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这个儿臣就不知道了,但是儿臣观看卢象升屡次战例,胜者多,但是能全歼流寇之战确很少,多把流寇赶入深山。

现在流寇犹如惊弓之鸟,星散于各地,卢象升主持剿流寇事务,未必能顺利完成,所以留任不如北调。正好雄军北上还能充实京城防务,防止建奴趁虚生事。”

崇祯嗯了一声:“那就让孙传庭主力围剿,卢象升到京调任讲武堂副山长。”

朱慈烺连忙拍了个马屁:“父皇英名!知人善任!”

孙传庭好啊!好像高祥迎就是被他设计击败,最后兵败被俘虏的,又是崇祯朝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这样中原剿匪有杨嗣昌加上洪承畴和孙传庭,北方防线有孙承宗卢象升加上他这个太子,两面的局势岂不是稳了!

崇祯见这事处理妥当就继续关心的问道:“你来的正好,既然已经有了建奴出兵的消息,那北方诸城防御之事是不是还需要一个总领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