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砚白讲的故事其实有些耳熟, 沈鱼早在丰敬那里听过前半部分。
三十年前,北湘居士收养的那第一个孩子,被一个祖籍永凉的商人途径盛京文丘观时带走了。
这富商家中有一独女, 只是从小娇弱,疾病缠身,家里人就想为这独生女儿找个童养婿, 因为是入赘, 富商怕男孩家中人反悔,文丘观里那个孩子无父无母, 且盛京远离永凉,实在是个不错的人选。
富商带回了童养婿,打算在养几年后便让他与女儿成亲。富商一家待他很好,还请了夫子教那个孩子读书识字。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在两个孩子即将成亲的前夕,久病的小娘子没有熬过那个冬日……”
沈鱼磕着瓜子, 猜测道, “然后那个童养婿吃了绝户?”
“可以这么说吧。”她磕瓜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江砚白也抓了一把到自己面前, 没有磕,只是剥起了瓜子仁放在小茶杯里。
江砚白继续讲着,与普通吃绝户不同的是, 这位童养婿改了女方的姓, 他本就无姓, 没有什么所谓。而富商女儿去世后,富商和夫人经不住打击,本就是老来女,一下子两个老夫妇也就去了。
富商夫妇心善, 顾忌着小男孩的自尊心,即便是对内也只说是他家的义子。
永凉并非富商的家乡所在,只是那地方气候适宜女儿养病,才在那里置了一个别苑。当地人并不清楚童养婿的真实身份,还当他是主家的亲戚。
童养婿给富商夫妇办完了丧事,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富商在永凉的一些产业,也遣散了所有的下人,离开了永凉,前往盛京。
几年后,他便高中进士,成了六部里的一个小官,还有高官榜下捉婿,他因此娶到了一个美娇娘。
故事听罢,沈鱼灌了一口茶水,瓜子属实太干,润润嗓子。还有,江砚白这讲故事的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若非故事本身还有些戏剧性,她都不乐意听。
沈鱼饮完茶,“听起来故事的结局还不错。”有了功名,娶了娇妻,人生圆满。
江砚白剥完了手中瓜子,轻吹一口气,将手上透明的东西吹走,“是还不错。”
“永嘉一年中进士,此人如今还在朝为官?”
江砚白点头。
沈鱼低头思忖,喃喃道,“永嘉一年,离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想必已经身居高位。这人也太无情了些——”
“怎么说?”
“他做了官,想必衣食无忧,还有个富商的遗产也不是笔小数目。文丘观日子还这么贫苦,想来他是一点也不记得北湘居士的好了。”沈鱼扯了下嘴角,“又或许是不想让人发现他那不堪的身世。”
丰敬曾说过这孩子是私奔所生,北湘居士□□之事有不少人知道,他若与文丘观之人有接触,免不了有人顺藤摸瓜查出来。
小茶杯中的瓜子仁快满了,江砚白把茶杯往她的方向推了推,自顾自喝起茶来,像是无事发生。
沈鱼看了眼那快要溢出来的瓜子仁,有一瞬愣神,怪不得这剥不吃,原来是给她的。
“沈娘子一语中的。”江砚白偏头看她,桃花眼明亮,她从来都这么通透,不必多言便知道他隐含的意思。
沈鱼垂眸躲避他的目光,心下紧张,手不自觉在桌上摸索起来,只摸到一杯瓜子仁,往嘴里送了一把。嗯,她炒的瓜子就是香!
沈鱼仔细想了想,不知江砚白与她说起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莫非是要她一起痛斥那忘恩负义的?可他字里行间也并未透露那位大人是谁啊。
再转念一想,她所知道的大人里面,与文丘观有关的也就江砚白一个,其余……
不,不对——
还有一个,沈鱼微微睁大眼,蓦地想到了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大人,他似乎与文丘观有些牵扯。
沈鱼惊讶的神情明显,为自己这个离谱的联想吃惊,迫不及待地想向江砚白求证,那个字都快到嘴边了,手背上覆上一直温热的大手,她的大脑瞬间宕机。
她目光平视,看见江砚白微微摇头。
然后听见他说,“沈娘子有何猜测,可以写下。”
这便是不方便说出口的意思了,不过江砚白这反应,她不用写就已经验证了她的猜测。但既然他说让她写,沈鱼拿食指沾了些茶杯里的水,在木质桌面上写下了一个七笔字。
江砚白没有说话,骨节分明的大手抹去了水渍,食指和中指并拢然后弯曲,在桌子上轻敲了两下。
清脆的响声,不知道为何,沈鱼觉得这手势便是说她猜对了。
真的是杜侍郎!这也太巧合了!
沈鱼压下心中诧异,轻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