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君义一乐,这不就是通过制作稀硫酸。
把稀硫酸当成溶液,来分解铜锌。加上盐,从而形成电解质。
如果不用弯曲的铁棒,在铁棒中加上导线,不就是最简单原始的电池吗?
既然能制作硫酸,那被认为化工之母的三酸两碱。
只要加以引导,想要制作出来,还会远吗?
于是,钟君义拿出一本自己编写的化学书,给了宋应星。
要他负责研究各种物质在酸、碱盐、以及单质形态下的各种物理性质。
并通过不断配比,和通过氧化还原等各种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来达到改善原材料的目的。
化学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材料学。
华夏千百年来,与化学研究沾点边的,就是那些炼丹的道士。
所以宋应星来了后,钟君义就把那些被框来的道士,交给他打下手。
那些道士下山来到马头,也发现自己是被骗了。
但自从发现以前不太受重视的硼砂,在马头这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再加上马头越来越多的新奇事,也就一个个安顿下来。
一个个都没有回去清修的意思。
然而,钟君义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如果大规模进行铜锌分离,势必需要大量的铜钱。
如果把大量铜钱都收过来,市面上没有其他货币代替。
造成通货紧缩,有货没有钱买,造成的后果,比经济危机还可怕。
比如一个人饿了,要去买包子吃。
一个包子一文钱,可是他没有铜钱,只有银子。
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文,店家也没有铜钱,怎么办?
最后想买包子的人,因为有银子都买不到吃的而饿死。
而卖包子的店家,由于包子卖不出去而倒闭。
所以说,货币面额越大,越不利于商业发展。
这也就是大明发行的铜钱,到王朝后期造的越来越假。
老百姓也只能打落牙齿,往嘴里吞的原因。
要想用其他货币取代铜钱,当然纸币最好。
可问题是,大明百姓对朝廷滥发的宝钞深恶痛绝。
你要发行纸币,肯定不会有人认。
用银子代替,又面临货币面额太大的问题。
当然,还可以通过铸造小额银币来取代。
但问题是,你用一两银子,分一千份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