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但看着眼前的泥胚房,还是有些怀疑自己主动下乡是不是正确的?
这房子真的能住人吗?
林爱国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能,而且不但能,里面还住了不少人呢。
别看知青点破,但它却是是几年前才盖的,自六六年开始有知青下乡,最先开始,因没有房子,都是借助在老乡家里,不过随后几年里,下乡的知青越来越多,村子里这才趁着农闲的时候,用黄泥给盖了间泥胚房,当做知青点。
男知青一间,女知青一间,剩下的一小间则是厨房。
知青点最多的时候,可住了二十余人呢。
只是后来,政策的转变和特殊,下乡的知青迟迟看不到回城的希望,不少知青便选择在当地结婚生子,从知青点搬了出去。
再加上,去年和前年都没有新知青过来,知青点便空了些,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还住着六人呢。
不过女知青人少,去年还是两个人,只是其中一个女知青,在今年初的时候,结了婚,便从知青点搬了出去,就只剩下一个叫沈梅的女知青。
她来到这里已经年,性情看着很是爽利,态度也热情。
沈梅笑着开口说道:“欢迎欢迎,今年终于有女同志过来了,而且还是个,真是太好了,我终于不用一个人住了。”一个人独占一个屋子虽然好,但也空旷,每到晚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是不自在。
房间你虽然不算大,不过只住四个人,倒也不算拥挤。
房间内,除了一个大土炕之外,就只有一个简陋的桌子,几个板凳,再没有其他东西。
“……睡哪儿你们自己选,那边可以放你们的箱子,虽然屋子里没外人,大家也都是读书人,明白事理,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家最好还是把自己的箱子挂上锁。私人贵重的物品,记得也要保管好。”沈梅态度热情的给他们介绍说道。
人很快各自选了位置,安置下来。
因为东西多,可是忙碌了好一会儿。
等东西收拾好,也已经中午了,因为阿瑶她们是刚来,因而午饭他们是一起吃的,也正式的认识一下。
男知青那边,除了李爱国,苏岩之外,还另有五人,最长的已经在这里呆了六年的时间,叫何章,因为来的时间最长,加上性格敦厚会照顾人,算是知青点里公认的老大哥。
阿瑶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吃了饭,沈梅便提出来带着她们到村子里转转,认一下路,毕竟要在这里呆上不短的时间呢。
赵春雨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而且好奇心重,一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而沈梅也确实有耐心,会照顾人,对赵春雨的问题,一一的解答,没有半分不耐烦,看的阿瑶心里佩服不已。
“梅姐,你们今天都不上工的吗?我来之前就听说,农村里,是有干不完的活?但现在看来,好像还挺闲的?”赵春雨好奇的开口问道。
她来的一路上都在为自己打起,毕竟不少人都说,下乡做知青,辛苦的很,有做不完的活,就没有清闲的时候,但她看着,好像没什么事?
沈梅听着赵春雨的话,笑了笑,回答说:“也是你们赶巧,如今这段时间算是农闲的时候,不忙,我们还可以有休息的时间。不过你们也不要报什么没活做的心态,再等半个月,就是秋收了,到时候忙起来,日夜颠倒,能累死个人,怕是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有这么夸张吗?”赵春雨有些吃惊说道。
沈梅点点头。
阿瑶倒是无所谓,反正她的归元诀也已经练到第二层,力气是有的,不过想了想,若是一直干体力活的话,她还真的不是很乐意,那样太累了。
得空还是和大队长说一声,让他给自己分个轻巧一些的活计,至于工分不工分的,她是不在乎,反正就她现在的小金库来说,只要不是大手大脚,撑上四年的时间,一点问题都没有。
阿瑶在心里做了如此的决定。
并且在第二天一早,上工的时候,和林爱国说起。
林爱国对此倒是不意外,毕竟城里来的知青,尤其是刚来的,都是娇滴滴的,不能干重活,这也是村子里女知青比男知青少的原因,受不了苦,有法子的都让家里寻关系回城了,没法子的,苦熬不下去,就直接嫁人了。
而且眼下是农闲的时候,活计都不重。
更多的时候,大家都是闲着,养精蓄锐,等着半个月后的秋收。
很快,半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
秋收开始,本来还算是清闲的村子,好像一夜之间就变得忙碌起来,尤其是这几天的天气看着不怎么好,生怕下雨的大家,干活是越发卖力,恨不能一下就把粮食给收完。
等到秋收差不多,忙碌的日子过去,别说赵春雨顾之琳这样先前没有干过活,就是阿瑶也累的不行。
只觉得自己的腿一抽一抽的。
说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