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挑了下眉, 冲赵祯行礼,欲告退。
“不急。”赵祯看一眼包拯,随即宣赵惟能觐见。
赵惟能进了大殿后, 连走都不走, 立刻跪下磕头, 请皇帝为他做主。
赵祯见状笑了,“什么事让堂兄如此着忙?”
“圣上, 臣委屈。”赵惟能再磕头, 接着便要讲他在开封府的遭遇。
“朕知道了。”赵祯打断赵惟能, 他记性很好,实在没耐心再听一遍同样的故事。
赵祯示意包拯来和赵惟能沟通。
“对对对, 正好包大人在此, 请包大人一定帮我评评理。”
赵惟能深知包拯不喜庞元英, 不然包拯也不会接连两次参本庞元英。今天正好了,可以利用包拯帮自己说话, 圣上对包拯的话一向信服的, 自己再从中溜缝, 添油加醋, 那这事儿肯定能成了。
包拯对赵惟能赔罪:“此为庞少尹失职, 令郡王受了委屈。包某身为开封府尹, 有驭下不严之过。包某回去之后, 一定会严加教导庞少尹。”
“包大人, 庞元英这次真的很过分, 竟把我跟一句死尸同放在一起!还在鬼宅, 那地方闹鬼,有两只厉鬼,昨晚差点要了我的命!”赵惟能提起昨晚的是就激动,越说音量越大。
包拯连连赔罪应承,声音很低。让人看得出他对这件事很抱有歉意。
赵祯在旁看了会儿,皱了眉头。这个赵惟能太小题大做了。乃堂堂郡王,他们赵氏皇族的一员,为这点事,当着外臣的面,说出这种话来,不觉得害臊么?竟还让刚烈脾气的包拯,给他赔罪?
至此也罢了,竟絮絮叨叨个没完,还不知见好就收。
赵祯咳嗽了一声,提醒赵惟能可以了。赵惟能仿佛没听到一般,还在跟包拯讲述自己的委屈,形容庞元英如何欺辱他。
“赵惟能!”赵祯一口喊出了全名。赵惟能吓了一跳,立刻意识到圣上心情不好,他忙老实地低头应允,毕恭毕敬地对赵祯行礼,大气不敢出。
“朕问你,是不是你自己去的开封府,坚持要护你表妹的尸身?”
“是。”赵惟能应承。
“呵,”赵祯冷笑,“那人家庞元英给你机会护着你表妹的尸体了,你怎生还不满意,跑到朕这里告状?言而无信,你还不觉得不够丢脸,跑朕这来胡闹!”
赵祯最不喜欢这种出尔反尔,有胆子冒头,没胆子担责的人了。庞元英为官一事,他谋算等待很久才得那么一次机会,终于可以兑现诺言。本就因为这承诺兑现的有些晚了,让赵祯觉得不好意思。后来又因包拯的两次参本反对,触了他的逆鳞,让他偏有逆反之心,更想保庞元英。
先前因包拯为官正直,参本措辞更是有理有据,赵祯没一直压着脾气,没怎么太过反驳。这次赵惟能送上门来了,赵祯干脆就把之前积攒的火气全撒在了赵惟能身上。
赵惟能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只要有庞太师护佑,自己告一状对庞元英造成不了什么实质性打击,最多就是坏一坏他的名声,让他挨两天骂罢了。他这么闹一下,就是想让庞元英知道他不好惹。
但赵惟能万万没想到,庞元英这次这么不占理的时,圣上竟也护着他了。而且圣上还为庞元英,冲自己发了这么大的火。
赵惟能面上老实地附和赵祯的话,心理特别委屈。这一天天是怎么回事了,他堂堂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孙子,竟然混得全然不如一个纨绔得圣心。
随后,包拯和赵惟能出了垂拱殿。
包拯叹了口气,便拱手和赵惟能道别。
赵惟能似乎听出包拯叹息里的愁绪,追问包拯:“冒犯问一句,包大人刚才觐见所为何事?”
“包某和郡王一样,都是去参庞元英。”包拯这也算是实话实说了。
赵惟能丝毫不怀疑包拯的说法。毕竟包拯先前参庞元英,以至于和庞太师再次斗嘴的事,早就传得满朝皆知。虽然被皇帝骂了,但有人和自己站在统一立场,赵惟能心里特别有归属感,便什么话都和包拯讲了。
“圣上今天是怎么了,心情不好?他怎么这么偏向庞元英,就因为庞元英做了他两年伴读?这里面……”
“郡王,圣人的事,咱们做臣子的还是莫要非议才好,这样才能长寿啊。”包拯拱手,以公务繁忙为由和赵惟能告辞。
赵惟能点点头,目送走了包拯后,心里越琢磨越觉得哪不对劲儿。
越想越怀疑,越怀疑越想——
赵惟能本以为他够倒霉了,没想到更倒霉的事还在后头。他归家不久后,便来了一道圣旨。命赵惟能以赵氏子孙的身份,代天子守太\祖皇陵三月。即日启程,刻不容缓。
赵惟能这算明白了,自己这回是彻底得罪了赵祯。其实守陵三月也没什么,最让他心不安的是赵祯为何如此对他,如果是因为赵祯偏爱庞元英……那这三个月,将是他最受心魔折磨的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