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声和陆清肃昌之后俩人也没闲着过,宋声第一件事就是粉条厂的生产事宜。
现在订单多,粉条的供货量大,很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尤其是供给军队那边的,要严格把控质量问题,绝对不能出岔子。
陆清把酸辣粉铺子的事情全都交给宋晓去打理了,他现在主要操心的是慈幼院的事。
慈幼院收容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那种有父有母的穷苦人家不敢再把孩子送来了,但一直到目前为止,慈幼院收容的孩子多了不少。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听话的,人一多就容易出事情,吵闹不说,最恶劣的就是出现孩子互相打架的现象。
陆清今天匆匆忙忙赶过去,就是下面的人来报,说是慈幼院有两个孩子打架,其中一个下手有点狠,把另外一个孩子打的不轻。
这可不是小事,下面的人赶紧报了上来。陆清这才从家里赶过去看情况。
慈幼院的管事是个会来事儿的,在陆清到达之前,就把受伤比较严重的孩子送到医馆去了。
陆清听到医馆那边的消息说虽然身上的淤青看着有些严重,但好在并无大碍,多休息几日就好了,他心里是松了口气。
只是这件事情不能盲目的教训孩子,他得先了解一下情况。
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慈幼院各种各样的事件层出不穷,还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几个孩子闹别扭打架,就是一些性格比较霸道的孩子抢别人的饭吃。陆清觉得这样一直下去不行,还是得规范一下慈幼院的管理制度。
只是应该怎么样管理才好,他也没想明白。等到晚上宋声从衙门回来之后,他与他说起此事。
“现在的孩子太多了,而且年龄个头都相差的多,光是这个月就出了不少这样的事儿。相公,你说有没有什么管理办法能让情况好起来?”
其实自从那次打架事件之后,陆清就让底下的人出了一个新规定,禁止在慈幼院内打架。但明面上是制止了,私底下还是有这种事情发生。被欺负的人并不敢多言,怕随后遭到更厉害的报复。
想到这里,陆清忍不住叹了口气,“你说这些孩子是怎么想的,以前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算了,现在都给他们提供好的衣食环境了,怎么他们还怎么顽劣呢?”
宋声知道他是好心,才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的。但有些野孩子在外面流浪久了,性格一时之间很难扭转过来,还是得接受教育才行。
想到自己之前想要开官学的打算,宋声道:“不如这样,你让下面的人把慈幼院里这些孩子们按照年龄进行分班分类,相同的年龄段放在一起,让他们免费上官学。”
义务教育虽然不能普及九年,但是普及个一两年他暂时还是可以做到的。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接受入学教育,读书懂得道理,大概就不会如此野蛮妄为了。
至于那些个别的有劣根性的,如果读书也不能使他们明事理,那就教不好了。这样的
人也不适合继续待在慈幼院。
官学?相公,你是要重开肃昌书院吗?陆清双眼发亮的看着他,肃昌的书院是什么样子的他也知道一些,一般一个地方的发展如何,看书院就能知道。
?想看长亭渡的《小夫郎他旺夫呀》吗?请记住[]的域名[(
要知道有时候文人的口诛笔伐可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喷死一个人。
在大景,书院并不是私有性质的,而是归朝廷和官府所管,旨在为大景培养优秀的人才。
肃昌的书院说是荒废也不为过,如今里面也没有学子了,教书的夫子更是全都走了。他很期待自家相公能够把书院重开起来。
没想到宋声摇了摇头,说道:“我说的官学,是要先开设一个蒙学班,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够读书识字,后面再考虑重开书院的事。”
在这个时代,因为交通不便,义务教育很难实现。宋声打算在府城和各个县里都设置一个蒙学班,只要年纪到了,都可以免费听学。
聘用夫子的费用都从官府这里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书院自是也要重开的,只不过这样一来府城衙门账上的钱就不够用了,想要尽快把书院和蒙学班开起来,就得集资了。
陆清一听就知道这件事不好办,自古以来知识都是无价之宝,前朝有个大儒,在两国交战的时候宁死也要护住自己祖上留下来的书籍,说明在这个时代书籍是非常珍贵的。
想要把蒙学班和书院都开起来,可想而知有多大的难度。光是夫子就不好找,还有学习所用的书籍,都要花钱买。
就算是买最便宜的,上上下下那么多所蒙学班,全都要花钱。更别提重开书院了,各种夫子都得请,擅长进士科,明经科,算学律学等等的夫子,都得请一个过来。
书院的院长还要找德高望重的大儒坐镇才行,光是这个人都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