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未来的前程有多广博,韩舒苒的社交圈全是一线导演。
这么说也不准确,这位的社交圈还挺复杂的,知名导演有、知名摄像有,目前还只在小范围有名气的新人更多。她和学院派的那帮人上上下下都熟,校友圈横跨业内两大集团军,成均馆和kafa,从这两所学校出来的不管是谁,多多少少都能跟她扯上关系。
当年她拍第一部长篇,幕后工作者们在那时还只是小有名气如今也算业内中坚力量,有几个都在筹备自己的长篇了,有人长篇都立项开机了。此时他们都是新人没错,再过个年,这帮人聚集在一起的能量就不可估量。
一股新势力即将成团,李秉宪自然想打入新集团的内部,这个圈子就是用人脉网搭起来的,跟一个人成为朋友就能跟所有人成为朋友。大家背后都是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如今有机会在雪中送炭为什么不干,虽然人家也差不多要成锦绣了,那再添多花也不费事啊,总比韩舒苒真成了大导他们再找上门要容易沟通。
目前还是小导演的韩舒苒不想被经纪公司老板堵,但她也承认,在到处都是陌生人的场子里,出现那么几个熟面孔是会加分的。
海选定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地点是首尔城郊的农家乐,打着一起出来聚聚玩乐的旗号,要是成不了就真的是玩玩。
韩舒苒是做李在镕的车去的,路上前辈吐槽后辈钱都不知道花哪去了,连车都买不起。后辈则是跟前辈吐槽,李秉宪堵上门的事,也太无聊了。
“他那叫奇货可居。”李在镕听了只是笑,“你跟着我们玩别人打听不出来,他肯定能知道。他认为我们对你另眼相看必然有独到之处,先亲近一下以后就多的是合作的机会,先混个脸熟又没损失。”
猜得到对方思路的韩舒苒想吐槽的点在于,“他们公司实际运营人不是他吧,折腾的好像他转行当商人了。”
“你把他当商人看也行,我拍摄的时候是导演,给你当制作人的时候是辅助创作,但我跟你签约的时候,我不也是商人么。”李在镕就笑,“我公司也不是我在运营,但实际控制人是我。”
韩舒苒皱了皱鼻子,不聊了,聊商业还不如聊艺术,转而跟他说起找谁当项目副导演的事。
两人手上的名单都挺多的,韩舒苒的想法是找物美价廉的,就是没什么名气的好手。李在镕不是很赞同,有才华但没名气导致要价低廉的人是有,很多,可那些人之所以要不上价钱多半都有硬伤。
像是半新不旧的学院派,功底扎实但创造性低,他们是很需要灵光一闪的行业,有些人就是没那份灵光,适合打辅助却成不了领头羊。混迹多年,手上又有真本事的老手,但凡上不了位必然性格有问题,不是难沟通就是刺头,跟他们合作太烦,还不如加点钱找听话好沟通的人。
李在镕让她别光考虑制作费的事,“资金我去找,你负责拍”突然扭头,“呀,你跟我这耍花招呢,就等着我说这句话”
一脸无辜的韩舒苒茫然的望回去,“一直跟我说制作周期长要考虑制作费的不是你吗”
微愣一瞬的李在镕歪了歪头,好像是,可是,“你别跟我耍花招,我都看过婚礼了,你老实点。”
无限乖巧的导演可老实了,“那我们到底用谁”
“废话,用合适的”
合适的,有点贵。不过资金问题有制作人负责,导演只要老实搞创作就好。
一部电影的创作环节里,演员即重要又不重要,婚礼就是很不挑演员的本子,只要演员够听话,导演可以全程控场。因为整部片子没有太需要演技爆发的地方,连戏剧冲突都少,就需要导演慢慢磨,磨到演员能跟角色融为一体,最好是本色出演,就是最好的表演。
韩舒苒心目中的男主角只要不难看都好搞定,哪怕是长相普通都没问题,当然有点颜值最好,这个范围挑演员是很广泛的,基本就是没要求。相较之下她希望女演员是有些美貌的,要清纯、温婉,符合东亚文化所喜爱的小家碧玉的类型,此范围内能达标的女新人也非常多,就是南韩的主流审美。
到了农家乐,下了车的导演们,目之所及的所有鲜花嫩草都是附和主流审美的演员们,他们各自的工作团队成员反而是各有特色。从大门口进室内的路上,跟一堆人打招呼的韩舒苒一度脸盲,有几位女孩子的长相过于同质化,男新人倒是还好。
进门这条路,堪称鹰眼的李在镕已经刷掉了一堆不合格的,动过脸绝对不行,他们扛不住怼脸拍的特写,大荧幕会放大五官的不协调之处,更会让观众出戏。
一路走来的韩舒苒在心目中刷掉了一堆男孩子,太帅和太普通的全刷,五官有硬伤的也刷掉,她需要有点帅又没那么帅的。
短短一条路,很多人就已经没机会了;挺长的一条路,让有机会的人被经纪人or社长带进了室内,跟导演聊聊。
屋外的年轻男女们有失望的也有不在意继续玩的,进屋等着的人多半有些紧张。